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主要工厂简介

第三节 主要工厂简介



                第三节 主要工厂简介
  一、岭东区地方煤矿
  位于西南山街,以其所在地为中心,煤田区域南至横头山,东至秃顶山,西至二道沟,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占地面积 3.66万平方米。有一、二、三、四和上游井5个井口,分布在岭东煤矿煤田的南部、西部和东部。地形南高北低,属于侵蚀的缓倾斜的丘陵地,呈老年期地貌。其地下煤炭储量约有200万吨。截至1985年已采出原煤60万吨,尚有可采储量近140万吨。
  该煤矿始建于1980年7月,前身是70年代4个委办的小煤井。1979年12月,经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委办的4个小煤井采取联合经营方式,成立了岭东区煤炭合作社,社管委会由邹树来、程绍文等人组成。1980年7月 1日,岭东区党委、区政府又将区煤炭合作社改为区地方煤矿(科级单位), 任杨殿铭为副矿长,煤矿对各井口的人财物、产供销实行统一管理和指挥,分井口核算。1981年 7月,左显贵任矿党支部书记兼矿长,并聘用了一批统配煤矿退休的技术、管理专业人员,各井口也相应地调整了领导班子。全矿职工由500人增加到900人,年主巷进米4 275米,年采原煤45 162吨。1983年产原煤10.8万吨,年利税额 13万元。1984年5月,开始建上游井,当年开拓主巷247米。年巷道总进米1 300米,总产量11万吨,实现利税额15万元。
  1985年,区煤矿机关设8个股室,1个车队和1个小修厂,5个煤井有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整备6大工种。职工总数1 436人,技术、管理人员89人,采掘工 688人,机电、运输、通风工400人。矿、井共有设备531台(件),其中:运输车辆14台,铁矿车 250台,风钻57架,煤电钻156件。矿、井办公室、浴池、库房、住宅建筑面积4 385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51万元。年产原煤11万吨,比1980年增长1.4倍;年产值236万元,比1980年增长 1.4倍;年实现利税总额22.7万元,比1980年增加 127%。原煤列入省、市计划产品,以外调为主,1985年共外调原煤8.4万吨,占原煤总销售量的76%。
  二、岭东区童鞋厂
  坐落在岭东区文明街北侧,占地面积3 730平方米,建筑面积2 142平方米。工厂分设计、裁断、制帮、绱鞋、排楦和包装 6大组。主要产品为双山花牌系列布鞋、发泡底童棉鞋、脊脸紧布棉鞋、成人五眼棉鞋、毡底童棉鞋等5个类别12个品种,销往东北3省和河北、内蒙古等地。1985年有职工145人,其中:女职工138人,管理人员7人。生产设备 41台,主要有:缝纫机27台,绱鞋机4台,远红外干燥箱 1台。固定资产原值49万元,年产值75万元,年上缴利税6万元,生产各种布鞋12.7万双,产品一次合格率达96.8%。
  三、宝山区绣花厂
  位于宝山区西南一马路西侧,1980年创办当年投产。占地面积 1 646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 050平方米。工厂设有整形、服装、衬衣、绣花、西装5个车间。主要设备有缝纫机、码边机43台,主要产品有男女童装、衬衣、西装、中西式棉装和绣花制品。是全市唯一的生产童装的厂家。1983年出席全国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1985年,有职工227人,其中:女工224人,青年女工占81%。生产艺灯牌男女绣花童装8万件,衬衣5 000件,西装3 500套,各种枕套、台布、门帘、帐帘等22种绣花制品18 800个。产品畅销内蒙古、河北和东北3省58个市县,130多家用户。年产值100.64万元,年利税额4万元,销售收入6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6.7万元,净值12.6万元。建厂6年来,累计完成产值304万元,利润8万元,销售总收入165.7万元,绣花童装21万件,衬衣2万件,西装4 500套。
  四、岭东区暖气片厂
  1976年建厂,坐落在区矿路中段,占地面积6 698平方米,厂房面积1 844平方米。设铸造、机加、加工 3个车间。主要产品是大六。型和一三二型暖气片,产品销往东北三省各地。主要设备有冲天炉2座、汽车2台、造型机2台、车床 3台、牛头刨床、混砂机、攻丝铣孔机各1台。1985年职工217人(男34人,女183人),其中:安置待业青年162人,占职工总数75%。1985年生产大六。型暖气片49 183片,一三二型暖气片 4 663片。年产值90.4万元,年利润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