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沿革
第一节 沿革
第一节 沿 革
双鸭山站,原名尖山站。建站初期为“佳富线”上的一个站(“佳富线”全长82.69公里,尖山站位于71.45公里至72.07公里处),后改为“佳富线”的终点站。
“佳富线”原是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东北以后,为掠夺双鸭山地区的煤炭资源,于1943年春进行勘测、选线, 1944年春开始破土动工修建的从东佳木斯至富安矿(即现双鸭山矿务局岭东煤矿)的铁路线路。1945年8月,全线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铺轨工程进展到62公里处时,因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而未能全部竣工。
1947年 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合江省人民政府与哈尔滨铁路局,对“佳富线”进行复建,并于同年11月份全线竣工。11月 4日,尖山站正式成立,为三等联合管理站。当时全站职工只有8人,即站长1人,调车员1人,搬道员2人,给水员2人,养路工2人。
1948年1月1日,尖山站正式营业。开始只设客运车间,同年 5月增设货运车间。全站职工48人。
1948年9月,成立佳木斯铁路分局,尖山站由分局直接领导。
1950年初,又增设运转车间。
1953年8月,尖山站更名为双鸭山站,一直沿续至今。
1955年5月21日,双鸭山站由三等联合管理站升为二等站。全站职工总数110人。
1956年,由于“佳富线”从 72.07公里处至岭东煤矿这一段线路移交给双鸭山矿务局经营管理,双鸭山站随即变为“佳富线”的终点站。
1958年后,随着双鸭山市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客、货流量日益增长,双鸭山站的职工总数250人。
1959年秋,双鸭山站成立财务室。
1961年10月25日,双鸭山站升为科级单位,并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双鸭山站委员会。
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1968年4月19日成立双鸭山站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20日撤销革委会称谓,恢复原来的机构设置。
1980年,特别是经过企业整顿后,双鸭山站的管理机构日益健全,服务部门逐步增多。到1985年末,除客运、货运和运转3大车间(其职工总数已达到250人)外,还设有人事室、财务室、安全室、技术室、教育室、现代化管理办公室、总务室、第三产业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和协作办公室等10个部门。全站职工总数已达1 020人,其中:全民职工为630人,集体职工 3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