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农机装备

第一节 农机装备



                 第一节 农机装备
  1948年,合江省农管厅拨给两台美国制造的旧“万国”牌拖拉机。1951年,松江省农管厅又给拨来3台“齐纳”牌、1台“万能”牌计 4台拖拉机和一部分机引农具,开始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到1957年,农业机械基本上达到种、管、收配套,全场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已达到32%。
  1960年,合江农垦局先后给调入 9台“东方红—54”拖拉机,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同时晒场机械也得到相应的配备,各生产队都有了扬场机、精选机和清粮机。另外还有一部分自制的灌袋机和装车机投入生产。
  随着国产农业机械的不断增多,一部分40年代末期至50年中期进场的“万国”、“齐纳”、“万能”、“法耳毛”、“哈拉马克”、“匈牙利”等国外产的拖拉机于1964年基本上被淘汰。
  1974年全场各类拖拉机总量已达到103台,计3 387马力。1975年,全场各类农业机械总量达到1 002台,机械总动力达6 224马力,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64%。
  1980年后,随着农垦科技事业的发展和耕作技术的革新,又相继增加喷灌机、悬挂深松犁、秸杆还田机等农业机械。到1985年末,双鸭山农场已拥有各类农业机械 1 219台,农机总动力达11 390马力,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0%。
  附:1948—1985年双鸭山农场农业机械拥有量统计表
  1948—1985年双鸭山农场农业机械拥有量统计表
  表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