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疫病防治

第三节 疫病防治



                  第三节 疫病防治
  一、防治机构
  1952年,农场在畜牧场下设兽医室。1959年,将畜牧场兽医室改为兽医站,各个养猪点均配备了兽医。1962年,成立兽医所,属于兽医站的派出机构。1967年,兽医站并入农林科,实行科站合一。1970年,恢复兽医站。1980年5月,农场成立畜牧科,又将兽医站并入畜牧科,实行科站合一。1983年后,兽医站在畜牧公司领导下工作。到1985年末,全场共有畜牧兽医人员26名,其中:畜牧兽医、技师6人,助理畜牧兽医、技师6人,技术员14人。
  二、防治情况
  防疫工作自1955年起,逐步从重视医疗转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了防疫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了防疫消毒措施,完善防疫制度,形成防疫体系。当年消除了炭疽病;并逐渐控制了马传贫和牲畜的口蹄疫的发生。1958年后,猪瘟、肺疫、丹毒、副伤寒、鸡新城疫、禽霍乱、炭疽、口蹄疫等疫苗逐步得到供应,防治注射率逐步提高,传染性疫病逐步减少。1975年,控制了鸡瘟。1978年,控制了猪瘟。1979年控制了猪肺疫。1980年控制了猪丹毒和仔猪副伤寒。1981年消除了马鼻疽。1983年控制了羊痘,羊疥癣病亦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