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种子

第二节 种子



                 第二节 种  子
  双鸭山市的种子工作,从60年代初期郊区各公社、大队便在当地原有的农家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选、自留、自用”的形式,开展了种子的繁衍工作。进入70年代后,在市农业局中配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各公社、大队进行各类种子的串换、调剂工作。1973年后,根据国家关于“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和“辅以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开始了良种繁育工作。1976年,种子工作开始实施区域化供应。1979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布局区域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和“统一国家供种”的“四化一供”种子工作方针,双鸭山市正式成立了种子公司,建立并坚持了统一繁育、统一供种的工作制度。从此,双鸭山市良种繁育与统一供种工作逐步走上正规。
  一、良种繁育
  双鸭山市良种繁育工作,始于1974年。到1985年,先后在山东省的寿光、莱芜、沂南、平度、海阳等县,河北省的邢台县,广东省海南岛的崖县,北京市的海淀区,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当地的双鸭山农场、长胜乡富安良种队繁育各种蔬菜种子371 003斤,西瓜种子2 610斤,玉米种子30 000斤,合计达403 613斤。
  附:1974—1985年双鸭山市良种繁育情况一览表
                1974—1985年双鸭山市良种繁育情况一览表
  表9—6                                单位:斤






  在蔬菜品种中,属于双鸭山市地方优良品种有双富青椒、蛤蟆眼黄瓜和鹰嘴茄子。
  双富青椒是长胜乡富安屯农民杨玉林于1957年从富锦县引进的,因引进地与落户地均为“富”字起头,故定名为“双富”青椒。当年试种后,表现良好,1958年在全省优良品种选赛中,被评入选。后经多年种植,由于品种的自然退化,加之“文化大革命”期间无人管理和培育,使这个优良的农家品种几乎绝种。1973年,由市科委牵头,邢志安、滕文恕等科技人员开始对双富青椒种子进行提纯复壮。1980年又把此品种列为专项研究,并责成市蔬菜科研所进行果形整理。1981年至1983年期间,市种子公司连续3年到海南岛崖县进行原种加代,并选择内蒙古自治区的赤锋市等地进行繁殖,终于使这一地方优良品种又获得了新生。
  经过提纯复壮后的双富青椒,除保持了原有的高产、抗病、果大、质佳等优良特性外,还增加果皮光滑、汁多、肉厚、味甜、喜水肥、成熟期提前10天左右等优良特性,驰名省内外,至1985年已推广到北京、天津、上海、宁波等地,并表现良好。据上海市虹桥农科所鉴定,双富青椒比其它品种在抗病、产量等方面均提高20%,很受用户欢迎。
  蛤蟆眼黄瓜原为杨玉林等人于1963年从富锦县引进,试种后表现良好。1973年,长胜公社东升大队农民技术员苗云生又从吉林省引进一批种子,在露地种植表现健壮,生长势强,叶片肥大,抗霜霉病。瓜粗,个头大,呈棒状,故又称棒黄瓜。瓜皮黄绿色,剌瘤眼大,黄褐色,瓜表颚沟明显,肉甜脆,汁多、味甜,有浓郁的黄瓜清香味。
  鹰嘴茄子 由安邦公社魏明武于1968年从山东省济南市农科所引进,长势强,株高达50厘米左右,抗黄萎病,果大(一般单果重2至3两,最大的重5两左右),果皮紫色,果肉白色,质软。
  二、区域化供种
  从1976年后,特别是1979年市种子公司成立以来,按照双鸭山市农业区划进行供应种子。
  对年积温在2 200℃至2 300℃的地区供应生长期为110至125天的品种种子,如玉米种子为合玉11号、龙单1号等;水稻为合江19号;大豆为合丰25号、28号。小麦种子则根据地形和土质情况,一般漫岗、易旱地供应克旱品系种子;而土质肥沃、保水性好的二洼地供应克丰品系种子。
  对年积温在2 100℃至2 200。C的地区供应生长期为100至110天的品种种子,如嫩单3号玉米,北斗水稻等。
  对年积温在2 000℃至2 100。C的地区供应的种子为黑河3号大豆和克新l号土豆等。
  蔬菜种子的供应情况是,夏菜品种一般多从城镇居民的愿望和喜爱出发。露地供应的种子,黄瓜为蛤蟆眼、叶三、九月青等;茄子为大鹰嘴等。温室、大棚则供应的黄瓜种子为雌性系×津六等。秋菜品种的供应,则依据远、近郊土地状况与技术条件而定。近郊的白菜种子多以佳白1号、2号为主,辅以通化、锉四等;远郊的白菜则以通化、牡1号为主,辅以锉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