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技术措施
第三节 技术措施
第三节 技术措施
为不断提高各类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特别是各种蔬菜的单位面积产量,以满足城镇居民的基本需要,郊区农民与有关科研机构,从1949年起,就在不断地引进与繁育良种的同时,引进与推广新的技术措施,并通过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使这些技术措施不断完善起来,达到了增产的目的。
一、引进、推广新技术
自新中国成立时起,到1985年的37年间,总计引进、试验、推广各项新技术达76项,其中:获得成功的主要项目有以下6项:
温室生产原来双鸭山菜农种植的蔬菜秧苗,多从富锦县运来。1949年,富安屯农民李作元从富锦县引进温室生产,在富安屯自建了两栋温室,培育各种蔬菜秧苗。从此,双鸭山矿区开始了温室生产,并有了第一个农民蔬菜技术员。直到1968年,郊区的温室生产主要是用于培育秧苗。后来为进行春菜生产,才开始扩大温室面积,到1973年,郊区已建温室500栋,总面积已达21 240平方米。由于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讲形式者多,求实效者少,在以后的几年中,所建温室倒塌甚多。1981年后,由于郊区农田基本建设逐步转移到蔬菜基地建设上来,又开始重建温室。到1985年,郊区共有温室64栋,总面积达20 215平方米,并充分发挥了温室在蔬菜生产中的作用。如安邦乡西山村蔬菜专业户姜克礼,在1983年11月17日和12月17日,分期利用30与120平方米的温室种植蒜苗和黄瓜,于元旦、春节上市,共提供蒜苗商品量5 400斤,黄瓜商品量1 213斤,既丰富了节日市场供应,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并荣获全市黄瓜栽培大王的光荣称号。
塑料薄膜大棚1972年引进,次年逐步推广,到1980年,全郊区发展到12.5万平方米,实现了蔬菜生产工厂化。到1985年,郊区塑料薄膜大棚总面积增加到18.7万平方米,占保护地面积的16.7%。由于塑料薄膜大棚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地温,增加温度,促进作物早熟,提早延晚,使产量和经济效益成倍增长,为双鸭山市在高寒气温下缩短蔬菜生产淡季,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地膜覆盖 1980年引进并试验154亩,次年推广到531亩,占同期夏菜种植总面积的6.8%。这项技术措施由于保肥水,增地温,除杂草,促进作物生长,能提前10至20天开花结果,比露地种植增产3到4成。
化学除草1980年开始用氟乐灵试验除草,试验面积为280亩。由于效果明显,次年猛增到7 745亩。此项技术措施对大豆、谷子、土豆、韭菜、大葱等作物灭草效果特别显著,灭草效率在90%以上。
苗前深松1980年开始试验4 000亩,次年推广8 000亩。主要是使地表土壤散寒、增温;促进作物早熟。
种子处理1979年开始对种子作浸润、变温处理试验。经过处理的种子,对抗病、耐寒、早熟和增产等均有明显作用。
二、蔬菜专业队
双鸭山市为搞好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工作,于1980年,根据“土质好、肥效高、靠近城市、方便群众”的原则,确定并固定了一批蔬菜生产专业队,其中:春、夏菜专业队14个,即安邦公社的双合大队、西山大队、双胜大队、双兴大队、公立大队、新兴大队,长胜公社的东升大队、东兴大队、爱国大队、红旗大队、富安大队、宝山大队、新村大队、良种队。这些大队,除承担春、夏菜的生产任务外,还担负一部分白菜、萝卜为主的秋菜生产任务;秋菜(即白菜、萝卜、土豆、大葱)专业队15个,即太保公社的七一大队、中华大队、开源大队、四合大队、双丰大队、建兴大队、红星大队、山河大队、东胜大队、长富大队、靠山大队,安邦公社的建设大队、原鲜大队,长胜公社的双富大队、四新大队。
在上述蔬菜专业队中,以双合大队的菠菜,西山大队与东升大队三队的芹菜,都具有历史长、质量好、产量高、上市早等特点。为发挥优势,特将其定为菠菜与芹菜特产区。
三、农业种植区划
为强化对种植业的经营管理,实行因地制宜、搞好区域化供种,促进种植业的丰产与丰收,双鸭山市于1981年开展农业种植区划工作。根据当地活动积温、无霜期、日照、降水量等情况,将地方农业(包括郊区公社、各区街道及企事业单位)及双鸭山农场的全部耕地区划为3个种植区、两个种植亚区、5个种植特区。区划的具体情况如下:
高积温远郊粮豆、秋菜与经济作物种植区这个种植区包括太保公社的七一、建兴、中华、山河、园林、靠山、自力、红星、东胜、长富、双丰、四合、曙光、开源、岭南等大队和良种场,安邦公社的集兴、兴东等大队,以及双鸭山农场的一部分生产队。
在这个种植区内,又区划为两个种植亚区,其一是粮豆、秋菜与经济作物种植亚区,它包括太保公社的四合、建兴、双丰、良种场、山河、园林、七一、中华、红星、东胜、长富、靠山,安邦公社的集兴、兴东等大队。此亚区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年活动积温在2 200℃至2 300℃之间,适合种植龙单1号、嫩单3号玉米,合丰17号、22号和黑河3号大豆,合江5号、7号高粱,合光7号、9号谷子,克旱7号、8号和克丰2号小麦,蒙古2号、黏丰1号糜子,以及秋菜和其它经济作物。在这个亚区中,还区划出两个种植特区,即四合、建兴、双丰3个大队和良种场大蒜种植特区和山河、园林大葱种植特区。其二是麦豆种植亚区,其范围主要是双鸭山农场的一部分生产队,种植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
中积温近郊蔬菜种植区 这个种植区年活动积温在2 100℃至2 200℃之间,包括安邦公社的双胜、朝阳、双兴、南翼、新兴、双合、西山、建设、公立、兴胜,长胜公社的爱国、双富、红旗、富安、东兴、新村、宝山、东升、友好等大队。此种植区以春、夏菜为主,其中:又区划出双合菠菜种植特区与西山大队、东升三队芹菜种植特区。
低积温远郊粮豆、秋菜种植区 这个种植区年活动积温在2 000℃至2 100℃之间,包括长胜公社的东风、青山、宏伟、四新、富强、团结、前进,太保公社的对松、杨木岗,安邦公社的上游等大队,以及各区街道和企事业单位的农场等。此种植区适宜生产土豆,大田则以黑河3号、红丰2号、合江14号大豆为主,适当搭配杂粮。其中:杨木岗为土豆种植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