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企业结构 第一节 企业结构
双鸭山市乡镇企业的结构,分为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建筑企业、运输企业、商饮企业、服务企业和其它企业。
一、农业企业
农业企业分为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加工业。种植业包括种瓜、果树、药材、烟叶,以及人工培育木耳、蘑菇等项目;养殖业包括养猪、羊、鹿、兔、蚕、蜂、鱼和家禽等项目;采集业包括榛子、橡子、山野果、山野菜、野生药材、木耳和蘑菇等项目;加工业包括油粮、粉条、豆腐,以及编织土篮、筐、席子和扎笤帚、刷帚等项目。
上述生产项目,原称为社队副业和畜牧业,1978年4月划入乡镇企业范畴,称为农业企业。1985年又将其划出。
二、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是乡镇企业的主体部分,包括煤炭业、建材业、黄金业和农机修理业。
煤炭业 1971年秋,安邦公社首先在双兴大队建立起第一个煤井,从事煤炭生产。此后,各公社、大队相继办起了一些煤井,到1975年,煤井总数达到15个。1978年进行了整顿,剩下9个。1982年又有了新的发展,到1985年达到27个,成了乡镇企业的主体。
建材业包括砖、瓦、沙、石和水泥预制件。1958年,长胜公社在富安大队建立起第一个手工砖厂,从业人员60人。1960年,当时的农业局在安邦公社的西山大队建起 1处瓦厂。砖厂于1962年下马,瓦厂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亦被砍掉。直到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的1977年,才得到恢复和发展。安邦公社首建1处18门轮窑砖厂,长胜公社与太保公社也相继各建起1处24门与20门轮窑砖厂,进行机制砖生产。与此同时,爱国等11个大队也建起小型手工砖厂。1978年,宝山、西山和东兴3个大队又各建1处瓦厂。1983年,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市场行情的变化,一些队办手工砖厂受到冲击,爱国大队将手工砖厂改造为机制砖厂。到1985年,乡镇建材业有砖厂8个(其中机制砖厂4个),瓦厂4个。
黄金业 1980年,安邦公社在太保公社的对松大队附近建起 1处黄金矿,生产砂金。1983年 4月,将金矿作价转让给市人民公社企业管理局,1984年初成立黄金公司,同年11月移交给市经委。
农机修理业1976年,郊区3个公社各建起1处农机修配厂。1983年,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机修理业受到冲击,安邦、太保两个公社的农机修配厂因业务萧条,于年底“黄摊”,只有长胜公社农机修配厂更新设备,改变产品结构,生产螺杆、螺母和法兰盘等,并与大庆市签订了供货合同,使企业得到持续发展。1985年,改名为长胜机械厂。
三、建筑企业
建筑企业,起始于1978年,初期有3个建筑工程队,1983年发展到5个。为加强领导与管理,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双鸭山市城郊建筑联营公司。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建筑企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985年已达到32个。
四、运输、商饮、服务企业
运输企业,起始于1981年底,初期只有1家,到1985年已增加到395家;商饮服务企业,创办于1980年,到1985年商业企业已发展到154家;服务企业达到15家。
附:1978—1985年双鸭山市乡镇企业结构统计表
1978—1985年双鸭山市乡镇企业结构统计表
表9—15—1 单位;个、人
1978—1985年双鸭山市乡镇企业结构统计表
表9—15—2 单位:个、人
第二节主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