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林木种子
第二章 森林培育
第一节 林木种子
第一节 林木种子
一、母树林建设
按照林分整齐、疏密度大、地位级高、林龄适中、结实能力强的标准,于1964年在安邦河林场天然红松林中划定母树248公顷。为加强母树林的建设,在人工林大面积成林后,从1972年起又陆续在岭东、大叶沟、南瓮泉、宝石、宝山、上游等经营所选建落叶松、樟子松、红松人工母树林246公顷,天然母树林则逐步被淘汰,到1985年仅剩下31公顷。从而逐步地由利用天然林种源发展到利用人工林种源。
同时,对母树林采取卫生伐(即清除林内的病腐木、枯立木与倒木,保持林内卫生)与疏伐(即在疏密度较大的地块,适当的进行疏伐,伐掉发育不良的林木,使疏密度保持在0.6至0.7左右,改善光照与营养条件)等措施,以促进其结实,并提高种子的产量与质量。对母树林还设立标桩,标明其位置、面积和建立时间,以便于管理。
二、种子采集
70年代初期,因施业区内没有天然落叶松与樟子松林,曾于1971年和1974年两次组织上百人的远征队,到大兴安岭地区的阿木尔和图强两个林业局采集落叶松与樟子松种子4 200斤。1975年后,由于重视了母树林的保护,在施业区内所采集的林木种子,不但自给,还能支援兄弟单位。
1958至1985年,共采集各种林木种子1 017 134斤,其中:针叶树种子970 225斤,阔叶树种子46 909斤,平均年采集量为36 326斤。采集的种子中以红松、樟子松、水曲柳为主,比重占99%;黄波罗、杨树、鱼鳞松等比重仅占1%。
三、种子贮藏
阔叶树种子,如杨树、柳树、榆树、水曲柳、柞树等,实行阴干法进行种子调制和贮藏;黄波罗、胡桃楸在及时除去果肉后,用水洗净阴干贮藏;不易脱粒的针叶树球果,如红松、樟子松、落叶松,实行日晒,干燥后置于木槽中打碎过筛、选净贮藏。1973年在岭东经营所苗圃建起一座200平方米种子库,常年贮藏种子10多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