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源消长 第二节 资源消长
双鸭山市地方林业的森林资源,1959年省林业厅建设局第一大队对安邦河、岭西、岭东、宝山、大叶沟、扁石河6个林场(即施业区)的调查情况是:林业用地面积为91 465公顷,活立木总蓄积为6 926 420立方米,其中:有林地(全部为天然林)面积为82 354公顷,林分蓄积为6 598 620立方米,分别占林业用地总面积与活立木总蓄积的90.04%和95.27%。在有林地面积与林分蓄积中,幼龄林面积为22 779公顷,蓄积为297 650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与林分蓄积的28.87%和4.51%;壮龄林面积为 12 566公顷,蓄积为795 190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与林分蓄积的15.26 0A和12.05%;成过熟林面积为46 009公顷,蓄积为 5 505 780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与林分蓄积的55.87%和83.44%。
1959年11月至1966年8月期间,由于大部分施业区先后移交给合江农垦局与双鸭山林业局经营管理,使地方林业的森林资源(包括有林地面积与林分蓄积) 大幅度减少,到1966年末,林业用地面积为48 79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为1 715 198立方米,比1959年分别下降 46.66%和 75.24%。有林地面积为 38 329公顷,林分蓄积为 1 585 598立方米,比1959年分别下降53.46%和75.97%,其中:天然林面积为38 245公顷,蓄积为1 585 175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与林分蓄积的99.78%和99.97%,比1959年分别下降53.56%和 75.98%。在天然林的各龄组中,成过熟林面积为9 644公顷,蓄积为 905 022立方米,分别占天然林面积与蓄积的25.22%和57.09%,比1959年分别下降79.04%和83.56%。
1967年到1985年的 19年中,除农场林业于1970年秋,从双鸭山林业局大叶沟施业区接收林业用地面积12 322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9 226公顷,林分蓄积为285 420立方米(内含成过熟林面积为2 410公顷,蓄积为117 650立方米)外,地方林业资源的消长因素,在增长方面主要是造林保存面积中已郁闭成林的部分,计7 319公顷;林木自然生长量,按照国家林业部门测定的各类林木年自然生长量(即天然林中的幼、壮林为2.1%,成过熟林为 1.47%,人工林为4.8%)计算,活立木总蓄积平均年生长量为 28 259立方米。在消耗方面主要是木材生产,平均年消耗成过熟林资源达 33 320立方米;乱砍滥伐平均年消耗资源达40立方米;森林火灾,累计烧毁林地达6 441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为4 510公顷,已成林人工林面积为1 931公顷),平均年损失资源达15 759立方米;次生林抚育、改造平均年消耗资源达10 170立方米;由于干旱等原因所造成的自然枯死,平均年消耗资源达190立方米,合计年平均消耗资源达59 479立方米。扣除各类林木平均年生长量的28 259立方米,平均每年净消耗资源达 31 220立方米。从而,19年来使地方林业的活立木总蓄积减少593 177立方米。
1985年末,地方林业森林资源中的各类数字,与1966年相比,变化情况是:林业用地面积与活立木总蓄积分别下降11.93%和34.58%。有林地面积与林分蓄积分别下降50.04%和29.25%,其中:天然林面积与蓄积分别下降69.29%和44.95%;已成林人工林面积与蓄积则分别增长87.13倍和587.83倍。在天然林各龄组中,成过熟林面积与蓄积分别下降65.3%和53.9%。
附:双鸭山市地方林业几个主要年份森林资源变化情况比较表
双鸭山市地方林业几个主要年份森林资源变化情况比较表
表10—10 单位:面积一公顷、蓄积一立方米、增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