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为贯彻落实对森林病虫害“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确保森林资源的茁壮成长,1972年 8月,双鸭山市建立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站,隶属于市林业局,负责指导全市地方林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1974年 8月,尖山与岭东两个区的近万亩人工落叶松林发生了松毛虫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在虫害地区,采取施放“六六六”杀虫烟雾剂,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控制了虫害的蔓延。
1978年,防治站从外地引进用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松毛虫获得成功。1979年自行培育、饲养当地寄生蜂——黑卵蜂亦获得成功,有效地控制了地方林业病虫害的发生。这年,市病虫害防治站,还于春、秋两季对地方林业营造的人工林进行了综合普查,发现全市森林病害有30余种,虫害有近百种,其中:危害较大病害的6种,虫害为9种。常见的病害为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枯梢病、红松溃疡病、樟子松疱锈病、松苗立枯病等;常见的虫害为松毛虫、松毒蛾、松梢螟、落叶松鞘蛾、落叶松球蚜、柳毒蛾、榆金花虫、棕背平鼠等。为研究防治措施奠定了基础。
1982年,双鸭山市又建立了森林植物检疫站,与病虫害防治站合署办公,负责全市森林植物出进口的检疫工作。到1985年末,全市地方林业的林地再未发生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