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出口商品 第二节 出口商品
一、煤炭
1952年,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东北区公司双鸭山办事处,开始组织原煤对苏联出口贸易。原煤出口计划是由国家计划部门下达给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东北区公司后,再由东北区公司按计划分配落实给双鸭山矿务局。原煤出口初期,发运组织和手续分别由煤建部门和矿务局办理,铁路部门负责编组发往绥芬河口岸。货到口岸后,用“卢布”折合人民币与双鸭山矿务局进行结算。当时1卢布折合人民币0.95元,每吨原煤出口收购价为17.60元。
1955年,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将原煤出口业务交给外贸部门经销。双鸭山矿务局原煤出口由省外贸五金矿产进出口分公司与双鸭山矿务局签订协议书,并委托双鸭山矿务局代为组织交货,由省外贸部门结算。1953至1955年,对苏联出口原煤92.64万吨。
1956年,双鸭山矿务局原煤改为对朝鲜出口,属于国家政府间的支援性贸易,以内部价结算,一级原煤每吨52.76瑞士法郎,二级原煤每吨50.25瑞士法郎。1958至1959年,还对日本出口直径为100毫米的原煤选块100吨。
1959至1965年,原煤出口量年均在70万吨。1968年,原煤对朝鲜出口,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一年,1969年恢复。1978年7月14日,省外贸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将原煤出口结汇业务交给双鸭山市外贸五金矿产进出口支公司,而退汇业务仍由省公司办理。
1983年,原煤出口由国家煤炭工业部进出口总公司经营,外贸部门将原煤出口业务移交给矿务局。国家只是通过外贸部门下达原煤出口计划,并负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一切出口业务由双鸭山矿务局自行办理。到1985年底,共出口原煤 1 525.35万吨。其中:对苏联出口原煤92.64万吨,对朝鲜出口原煤1 432.71万吨。
附:1953—1985年双鸭山统配煤矿原煤出口数量及比重表
1953—1985年双鸭山统配煤矿原煤出口数量及比重表
表11—14 单位:千吨
二、地方工业产品
双鸭山市地方工业产品出口是从1983年开始的。主要有:手拉葫芦、环链、机用平口钳等品种。
手拉葫芦 1983年7月,在哈尔滨市出口商品暨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上,双鸭山市机械厂生产的“虎头”牌手拉葫芦被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客商选中,当即分别签订了定货合同。共出口手拉葫芦48台,后因手拉葫芦出厂价格高,属于高亏出口商品,从9月7日起,停止手拉葫芦的出口。
环链环链是双鸭山市机械厂生产的工具产品。1983年7月21日,省机械厅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与双鸭山市机械厂签订30吨环链的供货合同,此项产品出口加拿大,每吨收购价为1 920至2 550元,出口额为7万元。
机用平口钳 1981年双鸭山市红星机械厂生产的QH125型机用平口钳。通过省外贸出口巴基斯坦100台。1983年10月,省经贸厅机械进出口分公司为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博览会征集样品,市红星机械厂的QH125型机用平口钳又被选为样品。市外贸五金矿产进出口支公司与厂方签订5台样品供货合同,于同年11月10日交货,每台以90元的价格收购,出口加拿大。
三、轻工产品
双鸭山市轻工产品出口主要有:劳保手套和童鞋。1979年,市皮件厂生产的劳保手套1.53万打,岭东童鞋厂生产的童鞋3万双,从生产、包装、商检到发运都由厂方直接办理,结算是通过市外贸部门进行的。
四、粮油、土畜产品
双鸭山市粮油、土畜产品的出口主要有:大豆、活牛、大豆磷脂油、蜂蜜、山野菜、饲料等品种。从1980到1985年,共出口大豆1 480吨,活牛86头,大豆磷脂油81吨.蜂蜜59吨,山野菜30.43吨,饲料46 035吨,其中:豆粕40 830.4吨,麦 子1 710吨,玉米胚芽粉503吨,豆饼碎2 871.6吨,大豆蛋白粉120吨。
五、土特产品
双鸭山市土特产品出口主要有:皮张、猪肠衣和鬃毛,其次,还有白瓜籽、芥末籽和水飞蓟。
皮张出口从1953至1977年,由供销社收购后,经省供销社再卖给辽宁省外贸部门出口。1977年市供销社向省交售各种皮张4 339张,鬃毛155担,发渣10.58担,猪肠衣2.5万根。1977年底停止了这种供货方式。为了扩大细毛皮出口量,推动双鸭山市野生动物饲养业的发展。1982年市外贸部门从横道河子、密山、兴凯湖、泰康等地引进种貂120对,每对以504元价格供给养殖专业户进行饲养。市外贸部门也办起了野生动物示范养殖场,又从泰康野生动物饲养场引进芬兰种貉99只。1984年,市外贸收购站开始办理细皮张出口收购业务。到1985年底共出口细皮张512张。
白瓜籽出口始于1977年,双鸭山市白瓜籽是由市供销社果品公司收购后,向省供销社供货,再通过大连口岸出口,从1977至1985年,共出口白瓜籽25 945吨。
芥末籽、水飞蓟出口分别始于1981年和1982年。共出口芥末籽0.64吨,水飞蓟4.35吨。这两个品种由于出口价格低,国际市场销路窄,1982年之后再没有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