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会计
第七章 财务管理
第一节 会计
第一节 会 计
1955年,根据财务管:哩办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在银行建立存款帐户。银行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逐日、逐笔记帐、结帐,真实完整的反映财务活动。
1962年,国务院颁布了《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会计核算基本规定》,双鸭山市人民银行在年末对全市会计工作进行检查,发现l—4月份仅尖山地区开发空头支票71张,金额达28万多元。针对这个问题,人民银行提出凡是违反结算制度和开发空头支票的单位,要按规定给予处罚或不准使用支票结算。
1964年,省人民银行推行高标准、高质量“铁帐房”活动,在全行上下掀起以“铁帐房”为内容的竞赛活动,大练基本功,使会计业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差错率降低到0.1‰。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把“铁帐房”称为“白专道路”,否定银行各项规章制度,使业务学习练功活动中断,会计出纳工作质量大大下降,错款、差帐不断出现,给银行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197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以提高核算质量为内容进行整帐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并恢复每周三、五半日业务学习和基本功训练制度。同时开展了优质服务和创五好单位、五好个人劳动竞赛,定期检查评比考核活动,较好地完成会计工作任务,使差错率降到0.1‰。
1983年银行会计工作注重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加强内部管理和结算监督,严格结算纪律,狠抓核算质量和大练基本功,有63名会计人员工作无差错,占全行职工总数的75%。结算帐户2 71 2户,标准帐表达85%。
1984年,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分设,各银行都针对人员少,新成份多,业务量大的情况,狠抓了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完善会计各项制度,补充制定了会计工作对内、对外的“双十三条”实施细则,并随时抽查、考核、评比,使会计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到1985年末,会计专业的凭证、帐卡、报表的标准化程度分别达到80%、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