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第一章 组织沿革
第一节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第一节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冬,合江省军分区后勤部长、共产党员陈剑飞率领警卫连来双鸭山地区进行考察,发现日伪垮台后的矿山有一部分存煤和废旧采矿器材。1947年 2月合江省政府派共产党员、抗联干部朱鸿恩来双鸭山煤矿处理存煤,同时合江省军区警卫营派l个连(均为朝鲜族,其中:有共产党员8名)进驻矿山维护治安。1947年,伴随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发展,急需解决生产、生活用煤的紧缺问题。中共合江省工委、省政府于1947年4月至6月派探矿技术员分别对达连河及双鸭山地区进行实地勘察。1947年4月15日,共产党员张恩璞率领探矿技术人员段宝 等人抵达双鸭山煤矿。经勘察比较,省委、省政府决定重新开发双鸭山煤矿, 6月12日,由张恩璞率领工程技术人员刘尚林、段宝 、薛鸿超(薛陆川)、袁世安及警卫员李仲、车夫孔庆才共7人从佳木斯赴双鸭山,着手矿山的开发和建设工作。与此同时,省委决定建立隶属于中共合江省政府总支委企业局分总支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双鸭山煤矿支部,并指定张恩璞为党支部书记。支部成立时有11名党员,其中:8人是矿山警卫连指战员,秘密地进行党的各项工作。
1948年 2月,省委派万鹏(原名万海宗)及夫人袁毅杰来双鸭山,分别任局长和职工总会筹委会主任并负责党的工作。 2月底,合江省军区军法处所属劳改队从鹤岗迁到双鸭山,随之转来一部分干部和党员; 3月,合江省青年干部学校的部分学员先后被派到双鸭山煤矿工作,壮大了矿山党组织。到1948年 4月,矿山党员人数已由原来的11人增加到21人。为了加强党的建设,健全党的组织,选举产生了党的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由 3人组成,袁毅杰担任党支部书记,杨任甫、刘贵成为委员。1948年10月,矿山党员已增加到55人。由于党员人数增加,为了适应工作,支部委员进行改选,改选后的支部委员由7人组成,党支部书记由杨任甫担任,副书记由袁毅杰担任,武心田为组织委员,张恩璞为宣传委员,周景文、李龙林为副委员,刘贵成为锄奸委员,并根据党员分布情况划分出5个党小组,即岭西办事处党小组、煤矿局机关党小组、总工会党小组、警卫连党小组、劳改队和生产队党小组。
1948年11月,双鸭山煤矿党支部改为中国共产党双鸭山煤矿总支部委员会。总支书记由张恩璞担任,副书记袁毅杰担任。党总支直属于中共合江省委,机关驻地设在岭东煤矿 (现岭东区)。1949年3月27日中共双鸭山煤矿总支委员会在岭东矿马车队会议室召开公开建党大会,党员以及党的积极分子和先进工人110人参加。会上,公开为39名新党员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从此,双鸭山煤矿党组织的活动由秘密转为公开。
1949年 4月双鸭山煤矿总支委员会改为中共双鸭山煤矿委员会,矿党委书记由张恩璞担任,党委设组织部、宣传部、党训班。双鸭山矿党委隶属合江省委领导。同月,合江省并入松江省,中共双鸭山矿委随之改由松江省委领导,机关驻地仍设在岭东煤矿。党员由年初的50人增加到405人,党的基层组织扩大到2个总支部、20个支部。双鸭山煤矿委员会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党训班。矿委直属党组织:岭东党总支、岭西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