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时事政策宣传
第一节 时事政策宣传
第二节 理论学习
1956年建市后,市委要求干部大力开展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学习,提高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水平。1957年在干部中,开展了学习中共“八大”文件,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习运动。从1958年开始,在全市兴起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运动新高潮。
1962年 2月,召开了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工农群众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有 330多人出席。一个以毛泽东思想为纲的理论学习运动在全市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形成政治理论学习大普及、大发展的新高潮。各党委都成立了学习室,组织了工农讲师团,专职理论干部、教员112人,兼职 1 200人,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4 132个。市委宣传部创办不定期理论刊物《学习通讯》。
1961年用主要精力抓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年初在一一○地质勘探队召开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会。到1964年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人数增加到2.2万人。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系统的理论学习被“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 和背诵毛主席语录所代替,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提高到“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高度,摆在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位。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突出一个“忠”字,狠抓了一个“用”字,大搞一个“群”字,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纲,大学毛主席著作,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公式化、形式主义充斥理论学习阵地。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认真总结以往政治理论学习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干部理论学习规划。1978年 5月,在全市掀起一个新的持久的学习运动,坚持周三学习日制度,提倡业余自学。各级领导干部组织带领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力争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和补课。同年 8月12日,就检验真理标准,真理标准的现实意义等问题,召开了理论报告会和理论讨论会。
为了适应四化建设需要,提高干部,特别是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水平,从1979年起,着重抓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习。1979年办了 2期经济理论骨干学习班,进行了7次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讲座。加强了党的经济政策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宣传。1980年举办了 7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讲座,对县团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学习考核。1981年主要抓了县团级以上干部学习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和《陈云文稿选编》 2本书。在学习开始前的 3月份,举办了一次理论骨干培训班,为基层培训了辅导力量。学习全面开始后,举办了14期辅导讲座。1982年下半年由经济理论学习转入学习哲学。按干部的文化程度,理论水平分班编组。1983年抓了以《邓小平文选》为重点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1984年 8月,为了加强理论宣传,市委决定成立了讲师团。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后,成为政治理论学习的中心。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就全市经济体制以及如何搞好党政分工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1985年 7月市委召开宣传工作会议,讨论、研究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问题。同年8月5日市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提出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各级党的宣传部门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全市形成了党、政、工、青、妇以及广大群众都来宣传党的政策,都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