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审干与整风运动
第四节 审干与整风运动
第四节 审干与整风运动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对干部队伍进行一次全面审查的指示,中共双鸭山矿区党委和中共双鸭山市委先后于1955年末至1957年7月,分三批进行了审查干部的工作。
矿区党委和市委成立了审干机构,抽调了58名专职干部,制定了具体工作规划。全市共划分8个审查单位,共有干部3 546人,列入重点审查对象的381人。经审查核实,确有各种问题的246人,其中:省管干部6人,科级干部67人,一般干部173人;其中:党员干部96人。问题性质:有自首、被捕、被俘、脱党、脱离革命队伍,敌伪军、政、警、宪、特等。
通过审干,一是弄清了每个干部的政治面貌,清除了混入干部队伍中的隐患;二是弄清了历次运动中悬而未决或组织上长期怀疑的问题,使干部解除了思想负担,激发了工作热情。
市委在审干的基础上,提拔了45名干部到领导岗位,发展了11名党员,46名干部被列入党的积极分子,13名干部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文化大革命”以后,市委继续抓了审干工作,全市列入审查的干部11 808人,经过审查,查无问题的10 142人,已结论的1 666人,对原来的错误结论和结论中的不实之词,予以撤销和推倒。
通过审干,广大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
1957年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发动群众向党提出批评建议。市委按照中共中央和省委的指示,于1957年4月12日首先向机关干部、党员、群众传达了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论十大关系》,并组织学习、讨论。要求各基层党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摸清本单位的各种矛盾表现和存在的问题。6月初发动群众提意见。经过2个月的揭发,共提出各种意见2 313件。其中:属于工作方面的1 051件,领导作风方面的420件,生活福利方面的210件,认为是“错误言论”的632件。7月份市委成立了整风领导小组,下设整风办公室,对提出的意见,市委进行了整理分类,属于正确的意见,提出了改进措施;属于右派言论的进行了揭发、批判,8月份全面转入了面对面的反右派斗争。全市共划定“资产阶级右派分子”152人,后又接收外省、市右派分子22人,总计为174人。
从全局看,反右派斗争粉碎了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的猖狂进攻,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但是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严重的失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1978年12月市委遵照中共中央中发〔978〕11、15号文件精神召开“改右”工作会议,部署了全市的“改右”工作方案。有复查“改右”任务的26个党委均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了109名干部抓“改右”工作。经过认真地调查核实,市委作了实事求是的妥善处理。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安排正副局(处)级职务的6人,任正副科级职务的6人,对18名工程技术人员恢复了原来的技术职称,16名党员恢复了党籍,对定为中右(右言)和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的全部予以平反,撤销了处分,对调到外地工作和自流外地的10人,通过协商就地进行安置,4名受株连的家属予以复职,死者的抚恤和子女就业作了特殊处理,对34名生活困难的给予了适当补助,全市补助总金额为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