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学术活动
第四节 学术活动
第四节 学术活动
1978至1985年,全市举行各类学术活动556次,有3 100人次参加,撰写学术论文1 140篇,其中:获省级优秀论文170篇,获国家级优秀论文47篇。
一、煤炭学会
1964年,煤炭学会在四方台煤矿开展定型支柱新技术研究试验,节约坑木,保证安全。不久,这项新技术即在全国煤矿系统推广应用。为此,煤炭部还在双鸭山召开了定型支柱新技术现场会,矿务局孙颖甫代表双鸭山矿务局在中央电台向全国介绍了定型支柱新技术。
二、地质学会
1980至1983年,地质学会组织会员在双鸭山矿务局东荣区巨厚松散地层,裸眼钻进中推广聚丙酰胺泥浆新技术,实现了优质、高效、安全、低耗;在东荣煤田勘查,实现了 CY—C型松散地层高标准采样成功,三纪层采取率达97%,四纪层采取率达93%,分层取芯率达90%以上,超过了煤炭部要求水平。1982年开展水体地下采煤研究,仅双阳一井含水砂石下采煤就多回收10万吨,并为水体下层较浅部分的1 050万吨表外煤炭资源开采提供了依据。
三、农学会
自1980年 9月至1985年,农学会组织会员先后推广了地膜复盖、拉秧柿子搭架、整薯栽培、深植耕法、机械除草、科学饲养等新技术,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中:地膜复盖使蔬菜提前10天上市,亩增产30%至50%;1980年东兴二队推广20项新技术,蔬菜亩产平均13 000斤,增收 307元,成为郊区高产增收先进典型之一;西山、双合大队黄瓜亩产达万斤,比推广新技术前增产30%。1985年农学会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扶贫活动,推广温室早期应用地热线种植蔬菜新技术,使20户贫困户当年脱贫。
四、医学会
1978至1985年举办各种医学学术活动 159次,各类专业学习班57期,有2 030人参加学习,组织医务工作者赴外地学习、考察3次,参加省办的专业学习班42期,邀请外地专家、学者来双鸭山讲学25次,接待和参加省在双鸭山市召开的大型学术讨论会5次,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全市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水平。
五、护理学会
自]980年护理学会成立起,每年护士节都举行庆祝和学术活动。1980年举办了以提高护理水平为内容的护理业务竞赛;1981年向135名老护士颁发了《光荣证书》。
六、机械工程学会
会员张文国经过刻苦钻研,写出了“中硅稀土美耐磨墨铸铁”论文,被国家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选用,特约参加了全国在广州召开的铸造学术讨论会;1979年,张文国、杨军等把直筒式冲天炉改为“大倒双”型冲天炉,使频临停产的轮胎机械厂获得了生机。
七、建筑学会
1983年引进“顶进建桥”新技术,解决了全市第一座立体交叉桥的技术难题;1983至1985年,组织会员审议和讨论双鸭山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修改意见125条,使城市规划更趋于合理。
八、电学会
电学会副理事长、广播局工程师赵儒亭研制出利用广播发射机废热取暖,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每年为国家节约6 000元,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并在全国广播系统推广。
九、化学、化工学会
利用当地煤炭资源研制成功颗粒活性炭,完成了为大庆30万吨乙稀工程的配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