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队伍 第二节 队 伍
一、科技人员组成
1947年双鸭山矿务局成立初期,仅有几名伪满留用的采煤矿师,1952年以后,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官兵中的技术人员陆续来到双鸭山。特别是1978年以后,采取委托高等院校代培,去科研单位进修,使全市科技人员逐渐增多,形成了一支多门类多学科,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科技队伍。1981年10月全市科技人员总数达4 365人,占干部总数的23%。其中:矿务局系统2 448人,市政系统1 917人。大专以上学历998人,中专学历 2 520人。截至1985年末,全市各类专业人员总数达11 709人,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4 368人,社会科学专业人员7 341人。在专业科技人员中:有高级职称的37人、中级职称的829人、初级职称的4 049人;工程技术人员2 317人、农业技术人员129人、卫生技术人员1 923人、教学人员4 876人、会计人员923人、统计人员224人、编辑记者播音人员101人、经济人员497人、翻译人员2人、体育教练员 8人、图书档案资料人员29人、工艺美术人员10人、文艺人员95人、其他人员586人。
二、科技干部培训
1980年以前,科技人员培训工作是由单位或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采取送出去培训,请进来讲学,脱产与半脱产、业余与自学、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形式,自行组织对科技干部进行培训。1980年5月30日,市科委增设科技干部管理科,统一负责科技干部的培训工作。同年7月,首次举办英语、日语、俄语、高等数学培训班,学期3个月,参加培训人数达220人次。1982年,举办俄语、物理、材料力学培训班, 130人次参加了学习。1983至1984年,举办两期英语培训班,150人次参加了培训。1985年举办了高等数学、英语、微机培训班,培训人员170人次。参加培训的科技人员有85%以上的人获得了外语单科结业证,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外语水平。
三、科技人员管理
1955年以前,科技人员集中在矿务局系统,由矿务局干部处统一管理。1956年建市起,市政系统的科技人员由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按干部管理范围分别管理。1977年以后,按专业、分类、归口管理。1980年 5月30日,市科委增设科技干部管理科,市政系统科技专业干部实行了统一管理。1985年10月17日,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定领导小组(后改为技术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设在市科委,与科技干部管理科合署办公,负责市政系统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改革管理工作,制定了《双鸭山市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暂行规定》和《双鸭山市科技人员业余兼职服务的暂行规定》,使科技干部的管理工作走上了正轨。
四、职称评定
1956年建市后,专业技术干部职称工作由市人委人事科负责。到1978年,全市共有技术职称人员3 997人,其中:总工程师30人,工程师221人,技术员3 746人。1979年全市有191名专业技术人员定级和晋升。1980年,根据国家科技干部管理规定精神,科技干部的职称管理工作业务由市人事局划出,将此项工作移交给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1981年按国家规定,将统计、编辑、外语翻译、新闻记者、经济、图书档案、会计等 7个专业干部业务技术职称由市人事监察局统一管理和评定。1982年,全市晋升会计师39人,统计师8人,助理统计师2人,统计员34人。1983年,分别授予57名专业干部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职称。同年10月开始对职称评定工作进行整顿。1985年,将专业技术干部职称评定和晋升工作移交给市科委管理。
附:1985年双鸭山市高级科技人员名录
1985年双鸭山市高级科技人员名录
表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