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舞蹈
第二节 舞蹈
第二节 舞 蹈
一、舞蹈种类
1958年矿务局成立歌舞训练班,下设1个舞蹈队,男女演员18人。排练了少数民族舞蹈《鄂尔多斯》、《花儿与少年》等节目;1960年舞剧《小刀会》片断《弓舞》以及《抢亲》、《女矿工》搬上舞台。双鸭山市歌舞剧团成立后,剧团有舞蹈编导人员,舞蹈艺术有很大发展,各业余文工团也开始排演舞蹈节目。1960至1965年,一些单位节假日举办交谊舞会。“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一阵“造反舞”、“忠字舞”。1980年兴起营业性交谊舞会。截至1985年,双鸭山地区流行的舞蹈主要有东北民间舞、少数民族舞、秧歌舞等。
二、表演形式
舞蹈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群舞、小舞剧、集体舞。庆祝节日时,多数为单位组织的集体歌舞表演,群众演出的有秧歌、高跷、花棍、花鼓、跑旱船等,表演于街头、广场或煤矿井口,专业舞蹈表演多数在室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