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妇女保健
第三章 妇幼卫生
第一节 妇女保健
第一节 妇女保健
一、新法接生
1956年全市宣传旧法接生的危害和新法接生的好处,举办新法接生员培训班,对旧产婆进行集中训练和改造。1957年市妇幼保健站把“一躺(产妇仰卧位),三消毒 (会阴、器械、接生员的手消毒)”做为新法接生的规程。有新法接生员54人。截至1979年,全市新法接生率达到95.8%,基本上杜绝了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1980年开展科学接生,科学接生率不断上升。1982年为92.24%;1983年为94.46%;1984年为97.12%;1985年为94.61%。
二、妇女劳动保护
1957年开始实行妇女“四期(月经期、怀孕期、产褥期、哺乳期)”劳动保护,执行产假56天。在农村贯彻“三调三不调(月经期调干不调湿、怀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宣传推广科学处理月经。1979年水泥厂建成女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设有冲洗的洗澡间。1980年后,相继在市针织一厂、市印刷厂、岭东绒布厂建立了女工休息室和冲洗室。矿务局系统将原来的大浴池全部改为淋浴,并在女工集中的单位设置女工卫生冲洗器。
三、围产期保健
1981年 8月长胜公社红旗大队和岭东区第四居民委开展妇女围产期保健工作,对所有的孕妇建立了围产卡片,进行产前检查,保健知识的宣传指导。 9月。在全市逐步开展。1982年各区、矿妇幼保健站建立了围产期保健制度,基本上做到了产前检查5次以上,产后访视3次以上。到1985年,各区妇幼保健站妇女围产期建卡率达到91%。
四、妇女病查治
1961年开展妇女病(常见妇科病)查治工作。对妇女闭经、产后腹痛患者使用鸡血藤糖浆、益母丸、胎盘粉并结合推拿、针灸等疗法治疗,收到较好效果。1962年对孕妇进行胎盘球蛋白注射 500人。1977年开始,每年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矿区、农村进行妇女病查治。对查出的病人用宫颈炎1号、2号、妇炎灵、灭滴灵、高锰酸钾、三黄粉、冰硼散等药物进行治疗。从1979至1985年,治疗妇女病19 489例次,年均2 784例次。
执行国家关于免费治疗“两病(子宫脱垂、尿瘘)”的规定。1977至1985年,治疗Ⅲ度子宫脱垂54例,Ⅰ、Ⅱ度子宫脱垂231例,近期治愈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