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广播节目

第五节 广播节目



                 第五节 广播节目
  有线广播初期,主要是收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自1959年起,开始自办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自办节目停办,只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从1968年开始,自办双鸭山新闻,每次15至30分钟。1975年 7月,市广播站为配合普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举办有线广播讲座节目,每周一讲,重播 1次,每次20至30分钟。1978年开办《对工人广播》专题节目,每周 2次,以播送通讯和小故事为主,反映模范人物的事迹。同时开办《学习节目》,主要播送报纸和通讯员撰写的理论文章、思想杂谈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广播宣传报道拨乱反正,突出了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报道。自办文艺节目增加了“每周一歌”和地方戏曲。
  无线广播节目,从1979年5月1日恢复双鸭山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以来,自办文字节目有:“新闻联播”、“对工人广播”(1980年改为“在建设四化道路上”)、“科学与知识”、“学习节目”、“为您服务”、“天气预报”;自办文艺节目有:“每周一歌”、“广播影剧院”、“音乐欣赏”、“戏曲晚会”、“小说连续广播”。1980年电台采取与兄弟台交换和外出复制文艺节目等办法,扩大节目来源,使节目的转播量由每日3小时15分钟下降为30分钟(中央、省台1小时25分联播节目除外)。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在节日期间(五·一、七·一、十·一)举办专题文艺节目。1981年1月1日到1984年8月,相继增加的节目有“本市新闻”、“全市联播”、“双鸭山快讯”、“听众漫谈”、“双鸭山新貌”、“煤城生活”、“青年之友”、“党的生活”、“法制园地”、“报刊集锦”、“广播电视大学文科讲座”、“天气预报”、“广告”等。从1984年开始,文艺节目增加了挂牌节目“清晨音乐”、“文艺小窗口”、“听众点播”、“音乐舞台”、“曲艺晚会”、“小螺号”、“广播故事会”、“文学之友”、“欢乐的周末”、“傍晚歌声”等。1985年“为您服务”改为“主持人”节目。至1985年,制作广播剧 6部,电影录音剪辑20部。广播剧《初夏》、《丰收之后》、《新房里的笑声》、《菲菲的梦》在省、中央电台播出。在全国地市文艺节目交流会上,录制音乐节目1 141小时30分钟,文艺节目826小时,戏曲节目624小时30分钟,曲艺节目298小时30分钟,评书、长书912小时30分钟,音乐资料12小时,广播剧24部、儿童广播剧5部,电影录音剪辑59部。1979至1985年电台获省级奖新闻稿件11篇;获奖文艺节目6部(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