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八○五台
第二节 八○五台
第二节 八○五台
1971年省广播局投资55万元,筹建电视调频转播八○五台。台址设在尖山区独立山上。调频电视广播发射机房,占地面积为 3 600平方米,当年投入使用。1972年建立调频广播,担负合江东部地区的省转播台和部分电台收转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信号源。同年12月,省广播局拨给 2部调频广播发射机,功率为20千瓦。1973年重新设计并安装同步机,中放、线放等一整套电视中心设备。同年启用第1个米波频道(DS—T)工作,称调频电视转播台。1974年被列为黑龙江省骨干台,命名为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八。五台。八○五台电视广播发射机总功率为16千瓦,其中:7.5千瓦(5频道)发射机2部(内有1部备分机),覆盖面积 3 081.3平方公里,承担转播中央、省电视台节目;1千瓦(10频道)发射机1部,覆盖面积 1 575平方公里,承担发射双鸭山电视台节目。同年7月省广播局投资1.2万元,由中央广播局天线队在独立山上安装了1座76米的高山通用抗地震自立铁塔电视调频天线。调频广播于1975年4月10日4点55分正式播出。5月11日八○五台接收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八○四台调频信号,用TPF—1型1号机频率75.6兆赫,转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第1套节目。1981年6月,八○五台在 1千瓦黑白彩色兼容电视广播发射机上,加装已调波功率放大器,将发射功率扩大到7.5千瓦,调频功率达到3.5千瓦,带宽5.5兆赫,解决了双鸭山市边远地区看电视难的问题。1982年引进新技术,将扩大了的黑白彩色兼容电视发射机,改装成中频调制7.5千瓦电视广播发射机。
1983年初,省广播局为了解决省内微波东部的电视广播信号源,开通业务联络和新闻节目回传,建立微波站。双鸭山被列为支线,鹤岗为上站,间距104.7公里。市政府投资15万元,安装2部收发信号机、1部电源分集接收天线,与上站连通。双鸭山的观众看到了当日的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的节目,解决了转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调频1套、2套节目的信号源,微波站并入八○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