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县城
第四章 县城 乡镇
第一节 县城
宝清镇位于全县中部偏西,北纬46°19′,东经132°11′。东西宽,南北窄。1980年统计,全镇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 706亩,人口42 987人,10 196户。1984年政社分开镇内设6个街道,4个居民委。
宝清县委、县政府机关、镇政府位于人民路西部北侧。县城东有马鞍山,民国县志称宝清八景之一“鞍山远眺”;西有小西山电视塔高高耸立;南有宝石河;东有挠力河,在县城东南汇合,如玉带绕城而东去。城内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街道整洁,环境优雅。
民国3年(1914年)宝清设治以来,宝清镇一直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任分治员汪泽浦到任放土地9方里做为街基。民国7年(1918年)知县颜之乐纠集民夫挖城壕始修建4个城门,宝清城初具雏型。首任设治员到任租赁民房办公。民国5年(1916年)正式建县后,才修建县署:前厅7间,厨房3间,东西厢房各5间,又修木栅以作防卫,民国6年开修监狱,解放后到1960年重建县政府大楼后搬迁,旧县政府大院改为党校。
解放前,宝清街南北三里三、东西二里二,对外交通闭塞,经济十分落后。最早的买卖是密山东升永烧锅在宝清的分号,建于民国3年(1914年),建县初期城里仅有四、五家饭铺,一家小店和几家杂货店,至民国19年(1930年)宝清城内商店才逐渐增多。城内有商店27家,摊床62家,饭店4家。饭铺19家,烧饼铺8家,磨坊2l家,机器油坊3家,烧锅2家,铁匠炉8家,药铺9家。伪满时期,经济遭到破坏,一部分破产,到1945年,城内仅有铁匠炉4家,商店2家,杂货店30家,油坊3家,烧锅2家。
解放后,宝清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83年县城工农业总值达3 050万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余倍。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内仅有6家工业、企业,其余为手工作坊,年产值不过121万元,产品不超过十几种。
据1985年调查,县城内已有工厂88家,产品达54种,年产值达2 996万元。发电、煤炭、电机制造、水利排灌机械.农机修造、纸板、制糖、彩色印刷、轻纺、果酒、药材加工、水泥、自来水等工业。有些产品,如果酒、雪花呢大衣、微型电机外销到省内外市场。桦木折椅曾远销美国。本地加工的人参、鹿茸等中药材远销到港澳市场。
新中国成立初,城内仅有国营商店9家,网点223个.年销售额104万元。到1983年城内已有各类商店154个,网点l 315个,年销售额达7 872万元,城内大型商业服务部门,有国营一、二、三百货商店,糖酒商店、五金商店、人民商场、镇供销社商店。国营一旅社、宝清饭店、轻工、农贸两大露天市场。购销联系远至港澳及全国各地。
建县初,宝清城交通闭塞。解放初期,仅有一条通往密山的土路.十几台破旧汽车。邮电、通讯设备极其落后,1985年县城通往周围各县和农场的干线公路达4条,全长219.8公里,通往乡村地方公路18条,全长515公里,15个乡,88个村通了客车。邮电通讯设备,建国初,仅有交换机3台,电话机84台(手摇式).杆路4.9公里。1985年已设有载波电报机、电传打字机纵横制交换,城内全部安装了自动电话机,可与全国各地及国外通话。
解放前的宝清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十分落后。解放初仅有小学两座,经过30余年的努力,到1983年,镇内已有中、小学lO所,其中,中学4所,小学6所,此外,还有聋哑学校、技工学校、电大、职工干校、党校、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在校生已达9 368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倍,已经普及了小学和初中教育。城内设有农业、粮食、农机等科研所,林业、副业实验站,成立了36个学会。城内建有剧院,电影院和新华书店。在人民广场周围,建有图书馆、文化馆、老干部活动楼、工人俱乐部、体育馆。在城西建有无线电转播台、电视台、广播站等文化娱乐设施。镇有县中心医院1所,中医院1所、此外还有镇立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及个体、集体诊所6处,工业卫生所、牙所6处。医护人员总数452人,病床164张。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设有内科、外科、儿科、眼科、妇科、五官科、中医科、急诊科、新针科、放射科、理疗科、检验科等科室。备有超声、激光、心电、放射、脑电等医疗设备,可以实施脑外科、腹外科、接骨等手术,一般内科病可不出县。
解放前的宝清城,街道狭窄,房屋破旧低矮,油灯、土路;风天,飞土扬尘;雨天,污水横溢。建国以来,城镇建设大有改观。拓宽了街道,安装了路灯.修建了供水和排水设施,幢幢高楼拔地起。至1985年城内已有1 500户用上了自来水,镇内变电所供电4 500千伏安,路灯134盏,镇内道路34条,其中主干道四条,是人民路、新华路、利民路、通达街。次干道8条,一般性道路23条,均修筑成沙石路面,1984年完成了人民路东段的柏油路面工程,1985年继续完成了人民街和新华路的柏油路面工程。镇内房屋建筑面积达205 796.5平方米。砖瓦结构已占50%,已建成各种楼房82座。1984年开始修建马鞍山公园。公园中建有王震同志题字的解放宝清烈士纪念碑1座。东部万金山建有珍宝岛自卫还击战烈士墓和纪念馆。各主要街道已栽树467 253万诛,宝清城过去破旧脏乱的旧貌已一去不复返了,正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镇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