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乡镇地名

第一节 乡镇地名



  七星泡 早在民国时期,就已有此名,是以其南面有一个大水泡子,又临近七星河故得名七星泡。
  青原 原名青山堡,系开荒占草时的名称,以附近小青山得名。因与外地重复,于1981年改成青原,意为小青山和平原合之为一。
  龙头 系解放后,以附近龙头山得名。
  夹信子 自民国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系因此地正处在挠力河、宝石河汇合处中间,得名夹信子。
  尖山子 是以本地旧名沿用。驻地尖东,伪满时是六号(开拓团名),解放后改为尖山子村,归五区管辖。1956年改为尖山子乡,是以附近一座山叫尖山子得名。
  东兴 旧名“义顺号”。民国初年,是著名的鸦片种植地区,一时人口聚居,因这里是早期开设“义顺号”商店,后来称这里叫“义顺号”。原属饶河第四区,1938年划归宝清。为日本开拓移民重点区,日伪时期改名为“大和镇”,意为“大和民族之镇”。解放后改名为东兴。意为东部兴盛发达之意。
  东升 原为一片水草甸子,仅此处有些树木,人称三道林子,1979年开发建点,命名“东升”,意为“在县城之东,年年上升”之意。
  建平 原为一片荒原,1977年开发,定名“平原公社”,意为地处平原,1980年改为建平公社,意为建设平原。
  凉水 是以乡驻地凉水泉子屯得名。因村附近有只泉子名曰凉水泉子,而得名。解放后简化为凉水。
  十八里 十八里村因离县城十八里得名,此名自民国年间起沿用至今。
  七星河 以地处七星河岸得名,伪满以前,此处是宝清对外唯一之门户,商业繁荣,有名叫“小街”。因地处七星河下游,沼泽地,又名“下河沿”、“星河镇”。  小城子1958年合作化时定名小城子公社。因驻地伪满以前就叫小城子,由村中一座小山四周有古城遗址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