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涝灾
第一节 涝灾
民国17年(1928年)6月,挠力河洪水泛滥,洪水西涨到马鞍山脚下(现公路上),东涨到万金山脚下,从万金山到宝清城耕地全部被淹。
民国18年(1929年),宝石河洪水泛滥,洪水由宝清城西进城(现果酒厂一带)由东部出城(现食品公司一带),城墙被冲垮,部分房屋倒塌,水深60~70公分,街上可行船,3日后方消。
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7月,挠力河洪水泛滥,洪水淹到万金山脚下(现砖厂一带),东部、北部平原均被水淹。
伪满康德2年(1935年)9月,阴雨连降数日不止。洪水泛滥,水流进屋。
1946年8月,挠力河源地降水大而集中造成洪水泛滥,比1932年洪水稍小,挠力河大桥淹没,涨到万金山脚下,南元村边皆是水,可行船。
1953年挠力河、七星河泛滥,平地积水O.3米,淹没面积200平方公里,积水量600万立方米,七星河乡各村及万金山乡,青原乡北部村屯被淹,永宁往北可行船到青山,淹地2 143垧,受灾面积14%,经济损失955 718元。
1956年,挠力河、宝石河、七星河洪水泛滥。宝清镇、青原、本德、十八里、夹信子、头道、万南、万北、靠山、向阳(现为友谊),七星河、七星泡等乡村受灾,平地积水O.2一0.4米,淹地积水量2 770立方米,1~5日消退。淹耕地2 930垧,受灾面积占17.3%,毁房2座,总经济损失664 350元。1957年,本县挠力河、宝石河、七星河和其它河流全部涨水,淹没面积2 213平方公里。宝清镇、青原、夹信子、靠山、头道、万南、万北、向阳、七星泡、七星河等地及东部草原、八五二、八五三等各地平原全部被淹,洪水持续2—8天,其中,挠力河洪水8日方退,平地积水深O.2~0.5米,淹地积水量达9 465万立方米,淹地14 655垧,平均10.7%耕地受灾,粮食减产6 570吨,毁房333座,毁路2.6公里,毁桥83座,经济损失2 036 490元。
1960年挠力河下游泛滥,两岸部分土地被淹。
l964年8月,宝清河洪水泛滥,八五三农场五分场附近,宝清公路大桥被淹,洪水高程58.48厘米。
1971年8月15日,东兴乡宝清河发生洪水灾害,水进屋子,洪水高程82.24厘米。
1974年,挠力河下游泛滥,两岸洼地被淹。东大荒耕地全部被淹。
1981年,挠力河下游洪水泛滥,全县大涝,东升、建平2乡已播的9.6万亩耕地全部被淹,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55.6%,造成1982年播种面积减少(仅占耕地32.7%。),全县受灾13万亩,4.1万亩绝产,淹倒房屋2 270间,毁路15.73公里,桥42座,涵洞219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