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供电

第二节 供电



  一、县城供电  伪满康德8年(1941年)9月1日从东安省省会(现密山县)架设了1条120公里的输电线路(导线是7股裸铜线,杆塔是8米松木杆,电压等级为3.3千伏)。1943年夏,东安省供电局转鸡西市电业局正式对宝清供电。此电仅供日伪军事和市政机关少数居民用电。变电所设在现在的变电所位置。有两台主变机,总容量为1 500千伏安,城镇配电线路共计5公里,配电变压器约15台,最大30KVA,最小3KVA,总容量不过200千伏安。镇内配电线路导线的25mm。铜线,电柱为8m高松木杆。
  1945年8月10日上午,苏联红军将宝清镇变电所炸毁,宝清处于无电状态。宝清镇西变电所被炸毁,供电暂断。该年11月宝清电业局长(杨永安)领10多名电工去密山(原伪东安省会)供电局运回750KVA主变机l台,恢复送电。
  1946年苏联红军将密山、兴凯至宝清一段高压线路撤走,密山供电局将主变机运走,密山对宝清供电断绝。
  解放后油米厂发电仍用伪满残存线路,进行直发自配。
  1975年8月,发电厂出口处建成一座升压变电站,主变容量为6 300千伏安输送至镇中心变电所,1975年8月至同年12月,自筹资金35万元,建成降压变电所一座,为中心变电所(地点在镇西小西山原日伪变电所旧址),当年安装投产变压器1台,主变容量为2 500千伏安,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主变容量增到4 500千伏安,原有3 000千瓦机组的发电量供不应求,省革命委员会批款4 302万元扩建了3号机组。1980年9月,并网发电,装机容量为3 000千瓦(机组是国产)。3套机组总装机容量为6 000千瓦。与此同时中心变电所相应地又增设1台降压变压器,容量为2 000千伏安,这座变电所现今总容量为4 500千伏安,开关柜10台。
  1984年6月,国家投资55万元,自筹资金25万元,计80万元,在青源镇建1座变电所,计划1987年1月投产,总容量为l 000千伏安,输电线路总长为21.6公里,该线路66千伏架设,35千伏输电。
  1985年末,宝清输、变、配电设备网有两座变电,主变3台,总容量5 500千伏安,有开关柜19台,输电线路两条,计29.9公里,电压等级为35千伏,杆基总数是256基(其中油木杆83基,其余全是15~18米圆水泥杆),1万伏输电高压线路37公里,6 000伏配电高压线路470公里,水泥电柱4 526基;有配电变压器277台,总容量是15 780千伏安。
      宝清县1985年县网城镇配电变压器台数与容量一览表
  表4-9



      宝清县1985县网城镇高压配电线路与杆基一览表
  表4-10



  二、农村供电  解放前,农村无电。解放后,最早供电的村屯有:万金山乡的万隆村,1964年供电;夹信子乡的靠山村,1958年供电;宝清镇的亨利村,1964年供电。1966新发电厂投产,一些经济较好的乡村开始办电,采取国家投入、乡村自筹的办法,从1968年开始,陆续供电,乡村供电情况如下:
  宝清镇至1985年投资13.35万元,引入县网电源,1985年用电量25万度。
  青原镇、至1985年共投资28.5万元全部自筹。从1968年开始输入县网电源,1985年用电62.65万度。
  夹信子乡,至1985年县电业局投资8万元,余为自筹。从1968年至1985年开始25个村屯,21个村由县网供电,其余4个村由龙头农场转国网电。县网供电1985年用电4.2万度。
  万金山乡,至1985年除1个村用国网电,其余18个村全部用县网电,县投入加自筹,共投资28.6万元,年用电52.1万度。
  十八里乡,最早是1970年供电。至1985年共投资30多万元(全部自筹)。全乡15个村屯,除1个村用国网电,其余14个村全部用县网电。1985年用电72.9万度。
  朝阳乡,共11个村,除4个村用国网电,余下7个村全部用县网电,1985年用电47.8万度。
  龙头乡,1971年开始供电,至1985年投资16.7多万元办电(县乡村各投一部分),年用电31.28万度。
  小城乡,全乡11个村,从1966年开始县网供电,总投资18.1万元(县、乡、村各投一部分)。1985年用量30.37万度。
  富山乡,共5个村,只有1个村由县网借岚峰矿线路供电。1985年用电31.5万度。
  截止1985年,县网对农村供电有:宝清镇、青源镇、夹信子乡、万金山乡、十八里乡、朝阳乡、龙头乡、小城乡、富山乡,共9个乡镇,108个村屯,其余6个乡镇(七星泡、七星河、东兴、尖山子、东升、建平、凉水)76个村屯为国网供电。21个村屯未供电,农村供电装机容量为lO 370千伏安,年用电量787万度,占售电量50%。
      宝清县1985年县网供电乡村变压器一览表
  表4-11


  续表4-11



      宝清县1985年县网乡村供电高压配电线路与杆基一览表
  表4-12



  注:线路长度为公里,杆基单位为基。
  三、发电厂直配供电  宝清县发电厂1966年末一号机组正式投产(容量1 500千瓦)。这时由发厂架出的直配线路有4条。一条进向五九七农场,两线一地1万伏高压配电线路18.5公里,予1975年这条线路拆除。五九七农场开始转为由红兴隆农场管理局东部网供电。另1万伏一条进向岚峰矿37公里。第3条是6千伏进向梨树林场为5.84公里,第4条是进向县宝清煤矿6.3千伏1.5公里。
  发电厂直配线路总长为54.14公里,高压主杆618基,其中油木直83基,配电变压器14台,总容量为1 605千伏安。总投资70多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0多万元,其余是厂(场)矿自筹资金。
  四、国网转为县属多镇供电  七星泡镇。全镇除永胜七队无电外,余26个村全部由国网供电,其中一部分由双阳矿转供,一部分由29团转供。1985年用电383万度,至本年投资61.74万元。
  七星河。1967年供电,至1985年8个村全部供电,投资15.65万元,1985年用30.5万度。电源为五九七、友谊县转国网电。
  尖山子乡。1974年供电,1984年11个村全供电投资25.5万元(全部自筹),电源为八五二农场转国网电。
  东升乡。1984年供电,1985年末lO个村全供电,投资36万元(国家自筹)线路38.268公里,变压器5台,容量180千伏安,电源为八五二农场转国网电。
  建平乡。1984年供电2个村,共,6个村无电,1984年用量6.67万度,电源由五九七农场转国网电。
  东兴乡。1980年供电,东兴、东旺二村由八五二农场转国网电。
      宝清县1985年国网转供县属乡村现有高压配电线路与杆基数一览表
  表4-13



      宝清县1985年国网转供县属乡村现有配电变压器台数与容量一览表
  表4-14



  续表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