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党的代表会议
第四节 党的代表会议
一、中国共产党宝清县第一届代表大会 1956年4月25日至30日在宝清一中礼堂召开。会议代表183人,候补代表17人,代表了全县l 638名党员。马震山等13人组成主席团。大会由县委副书记冯文翰致开幕词;马震山作了《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基础上,领导全县人民为四年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和建设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冯文翰作了《四年完成五年计划任务》的报告;大会提出并讨论了《宝清县1956年至1967年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大会选举产生了由刘希功、刘志勤、田禾、李玉山、李兴林、陈盛智、周奎乙、马震山、徐世广、冯文翰、彭云堂11名委员组成的中共宝清县第一届委员会。经第一次全体委员会会议选举,马震山当选为县委书记,刘希功、李玉山为副书记。大会作了关于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和提案审查报告的决议。
根据1956年2月16日省委《关于成立党委常委会的通知》,地委于6月15日批准马震山、刘希功、李玉山、冯文翰、李兴林、刘志勤为宝清县委常委。
1956年7月20日,根据中央关于改变职务称呼的通知,县委书记改称为第一书记,副书记改称为书记。
中共宝清县第一届委员会、隶属中共黑龙江省合江地委。县委第一书记先后由马震山、刘泽民担任,机关驻地设在宝清镇。
二、中国共产党第二届代表大会 1959年1月25日至31日在宝清县工人俱乐部召开。代表259人,列席代表17人,代表了全县2 837名党员(含国营农场992名),大会主席团由23名同志组成。苍永新致开幕词,县委第一书记刘泽民代表前届县委作了题为《全体党员行动起来,团结全县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由王希明、刘泽民、刘志勤、田禾、石玉玺、华兴、杜奕、李博、孟兆录、胡坤、陈盛智、马震山、徐世广、张贵德、强义俊、彭云堂、苍永新等17名委员组成的宝清县第二届委员会。经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出常委13人,书记处书记3人,刘泽民当选为第一书记。
大会通过了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二届委员会隶属中共黑龙江省合江地委,机关驻地宝清镇。
三、中共宝清县第三届代表大会 1962年12月17日至20日,在县总工会会议室召开。会议代表270人,候补代表27人。代表全县2 978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刘泽民等25人组成。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一是总结三年来的工作经验;二是决定本县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各项任务;三是选举本届县委委员。大会由马震山主持,刘清海致开幕词,刘泽民代表前届县委作了《中共宝清县委员会工作报告》。代表们听取和审议了《县委工作报告》,并做了决议。
大会选举了王希明、石玉玺、刘泽民、刘清海、刘文斌、刘志勤、刘绍武、李世杰、李博、杜奕、宋俊财、陈盛智、周锡海、孟范国、马震山、徐世广、张贵德、强义俊、彭云堂、杨静洲等20名委员组成的中共宝清县第三届委员会。经第一次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县委常委11人,书记处书记5人,刘泽民当选为第一书记。1963年1月31日中央规定:县委不设书记处,职称统称书记、副书记,此后县委不再设第一书记。
中共宝清县第三届委员会仍属中共黑龙江省合江地委。县委书记先后由刘泽民、王忠臣担任,机关驻地宝清镇。
四、中共宝清县第四届代表大会 1965年4月25日至28日在县政府会议室召开。会议代表365.人,列席代表102人,代表了全县6 675名党员(含农场4 166名),大会由28人组成主席团。刘文斌致开幕词,马震山作《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好生产新高潮,争取农业大丰收》的工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共宝清县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由王希明、尹文志、石玉玺、刘文斌、刘绍武、朱玉富、李世杰、李博、宋俊才、吴颖超、周锡海、陈盛智、孟范国、马震山、徐世广、耿志义、张继增、张宝平、张汉荣、强义俊、彭云堂、程远哲、蒋连科等23名委员组成的中共宝清县第四届委员会。经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产生9名常委,4名副书记,吴颖超当选为县委书记。
中共宝清县第四届委员会隶属于中共黑龙江省合江地委,县委书记吴颖超,县委机关驻在宝清镇。
五、中共宝清县第五届代表大会 1972年7月8日在县委会议室召开。会议代表468人,代表全县3 643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果洪钧等35人组成。大会由王淮连致开幕词,果洪钧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由丁友军、于万江、于仁春、王玉贵、王连成、王晓英(女)、王淮连、王道义、石玉玺、刘俊波、刘墨林、朱玉富、孙明立、李世杰、李福家、宋振明、汪明树、沈万宝、果洪钧、张锡九、姜成新、赵长志、徐文清、徐世广、崔德玉、穆四川等26名委员和曲国春(女)、杨占山、杨培德(女)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宝清县第五届委员会。五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生产县委常委11名,副书记3名,果洪钧当选为县委书记。
这次代表大会的召开,结束了“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的工作阶段,中共宝清县委工作机构也相继恢复。
中共宝清县委第五届委员会隶属中共黑龙江省合江地委,县委书记先后由果洪钧、宋振明担任。县委机关仍设在宝清镇。
六、中共宝清县第六届代表大会1976年1月25日至27日在县革委会会议室召开。代表491人,代表了全县4 904名党员。由宋振明等40人组成大会主席团。县委副书记张锡九致开幕词,宋振明代表前届县委向大会做了工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县委工作报告》,作出了关于党员学习理论、调查研究和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决定。
经大会选举产生由万毅、于万江、王玉贵、王连成、王淮连、王道义、石玉玺、石国瑞、冯书明、刘墨林、朱玉富、曲国春、宋振明、李世杰、李作生、李桂荣(女)、李福家、张贵、张庆林、张锡九、杨占山、林桂兰(女)、周静(女)、周锡海、赵广修、赵长志、钟正飞、徐世广、崔德玉、颜景春、魏景贤等31名委员组成的中共宝清县第六届委员会。经第一次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县委常委12人,副书记4人,宋振明当选为县委书记。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从此结束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运动。
中共宝清县第六届委员会隶属于中共合江地委,县委书记先后由宋振明、张国良(没到职)、颜景春担任。机关驻地宝清镇。
七、中共宝清县第七届代表大会 1979年11月23日至25日在县革命委员会会议室召开。会议代表524人,列席代表118人,代表全县5 684人党员。大会由颜景春等41人组成主席团。县委副书记杨占山致开幕词,颜景春代表前届县委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了《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
经大会选举产生由于万江、王玉贵、王俊山、王淮连、邓淑云(女)、刘俊杰、刘俊和、朱永林、朱玉富、吕惠香(女)、李一夫、李世杰、李文海、李作生、李继兴、李福家、宋守臣、陈庆德、陈学中、陈喜权、杨人昌、杨占山、赵广清、赵冠英、张宝平、张景明、柳德庆、郭衡、姜世海、胡琳、颜景春、徐世广、谭福武等33名委员和山昌松、王树民、孙玉魁、李凤仪、赵广修、徐春章、崔德玉7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宝清县第七届委员会。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11名常委、4名副书记,颜景春当选为县委书记。
先后任县委书记的有颜景春、张春盛。县委机关设于宝清镇。
八、中共宝清县第八届代表大会1983年6月28日至7月1日在政府会议室召开。会议代表275人,列席代表42人。由张春盛等34人组成大会主席团。刘俊杰做开幕词,张春盛作题为《认真贯彻十二大精神,励精图治,开拓前进,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孙世祥向大会作了《纪检工作报告》;王德生作了《关于党费管理、收缴使用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各项报告的决议。
大会选举产生由于淑琴(女)、山昌松、王俊山、王德生、刘俊杰、孙世祥、安正德、吕惠香(女)、杜金凯、李凤义、李文海、李作生、杨占山、何珍、宋守臣、张春盛、陈学中、陈喜权、宗洪儒、胡琳、姜永春、姜廷训、郭衡、谭福武26名委员和孙升昌、邹闯、龚福成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宝清县第八届委员会。
经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产生9名常委、3名副书记,张春盛当选为县委书记。
1985年1月中共合江地委与中共佳木斯市委合并。中共宝清县委归属于中共佳木斯市委。县委书记张春盛、郑广海,机关驻地宝清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