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科教文团体

第六节 科教文团体



  一、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1956年8月,宝清县召开了第一届科学普及协会会员大会。会上正式成立了“宝清县科学普及协会”。大会选举科协主席1人,副主席2人,委员14人。发展会员59人,未设独立机构,在县委宣传部编制外增设1人做专职秘书。与宣传部合署办公。科学普及协会下设工交、农林、水文气象、生物、理化、医药卫生、群团7个专业组。
  1959年县科委成立,从此科协同科委合署办公。1966年至1976年,该组织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整个科协工作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1977年7月,科协组织得到恢复,1978年12月召开科协会员代表大会,并将原“宝清县科协普及协会”更名为“宝清县科学技术学会”(简称县科协),大会选举产生了兼职主席1人,兼职副主席6人,委员22人。1980年4月,科协正式列编4人。独立门户,隶属县委领导的群团组织之一。设专职主席,秘书各1人。
  1979年至1984年,全县共恢复和发展县级学会22个,发展学会会员1 215人。其中农林口发展7个学会,有农学会、林学会、畜牧兽医学会、水利学会、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气象学会、农业经济协会;在工交口发展到5个学会:有机械学会、电气电子学会、轻化学会、建筑学会、煤炭学会;财贸口1个学会即财政会计学会;卫生口1个学会即医学会;在综合口发展两个学会即环境保护学会、标准与计量学会;在教育口发展7个学会即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学会、小学教育研究会、理化学会、数学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会。
  1983年至1984年又先后在乡(镇)一级发展基层科协112个,占县属乡镇总数的三分之二。在乡镇科协组建同时,又在条件好的75个村屯建立了5至7人组成的村民科普小组,从而使科普网一直渗透到村屯,已经发展农村科普会员1 656人。
  科协成立以来,采用多种形式,多渠道向城乡广大民众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发行《宝清科普》报126 500多份,“科普资料”44 000余册,利用广播播出科普文章l 680多篇;以学会为阵地,大力组织学术交流暨学术报告会。1979年至1984年共主办大中型学术会议38次,先后交流学术论文460余篇,其中有4篇在国家级学术会上发表,有21篇在省、市级学术会议上发表;注意智力开发,大力培养人才,1979年以来由基层学会和乡镇科协牵头主办了33所技术进修学校和农民夜校,学员达l 900余人,并向县外培训单位输送进修生169人,向国外派出实习生、进修生3人,对宝清县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教职员联合会  宝清县教职员联合会(简称教联会)于1948年8月成立,当时共有会员86人。1950年增加到164人,教师联合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7人。
  教联会是由教职员自行组织起来的群众团体,它的主要任务领导会员学习业务,指导政治思想,配合目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作教师的团结互助工作,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困难等问题。  三、卫生工作者协会  根据东北卫生工作协会松江省总分会的指示精神,宝清县于1948年正式成立了卫生工作者协会。会长孙枫林。
  卫生工作者协会是卫生工作者的群众性团体,它的宗旨和任务: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教育全县广大卫生工作者,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协助政府积极开展卫生医疗工作;发展会员和组织会员学习医学科学知识,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医学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更好地为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服务。
  1953年12月28日至1963年7月28日,宝清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先后共召开5次会员代表大会,到1963年末,全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已建立基层小组8个,会员发展到240人,占全县卫生工作者的70%。
  1966年7月,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卫生工作者协会这一群众团体被迫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