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普活动
第二节 科普活动
一、建立专业学会 早在50年代县科普协会成立时,开始建立7个专业组(即工交、农林、水文、气象、生物、理化、医药卫生、群团),尚未形成体系健全的学会。1966年至1976年10年间,该组织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科普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77年9月,重新恢复县级科协组织。1980年科协单设机构以后,先后恢复和发展县级学支组织22个,发展学会会员l 215人。其中在农林口发展7个学会。有农学会、林学会、畜牧兽医学会、水利学会、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气象学会、农业经济学会;在工交口发展5个学会,有机械学会、电气电子学会、轻化工学会、建筑学会、煤炭学会;在财贸口发展有财政会计学会;卫生口的医学会;在综合口的环境保护学会和标准与计量学会;在教育口发展6个学会,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小学教学研究会,理化学会,数学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会。
1983年至1984年又先后在十八里、朝阳、宝清镇、青原镇、万金山、龙头、夹信子、尖山子、凉水泉子、七星河、东升、东兴等乡镇完成了基层科协的组织建设。同时,又在条件较好的75个村屯建立了5至7人组成的村民科普小组。共发展农村科普会员1 656人。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科普网。 二、普及科学知识 1、创办《宝清科普》报。面向广大群众传播科学知识。该报由县科协主办,创刊于1981年3月。8开4版,每月5日定期发行。截止1985年初,共发行48期,总发行量126 500份。除向县内城乡发行外,还同省内外2lO个市、县和地区科协进行资料交流。
2、不定期发行活页“科普资料”传播科学知识。自 1981年以来共发行21期,总份数达44 000余份。
3、借助有线广播,大搞科普知识广播讲座。据统计,共播讲950多次,播出科普文章1 680多篇。
4、利用电视屏幕开展电视科普教育。自1982年宝清建立电视转播台以来。每月都安排3~4次科普电视讲座,总计播讲110次,多是配合农事季节宣讲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5、利用电影放映,进行科教片宣传。自1978年2月以来,进行专场放映科教片电影79场次。另外,电影院配合主片加放科教影片105次。共播出科教影片230多部,观众人数超过lO万人。
6、开展科普图片巡展。利用大中型科普组片“破除迷信”、“地震知识”、“植树造林”、“节约能源”、“发展多种经营”等专题组画巡展9次13场,观众人数5 800余人。
7、利用闹市街头搞“科普集市”。通过县乡大集,组织4次“科普摊床”,接待当面咨询业务89起,销售科普书籍3 400余册,签订技术承包合同4项、销售稀有农药化肥、生长刺激素2 300余斤,帮助农户穿针引线引进良种家禽13个品种2 300余只,协助农户调剂农作物良种1.3万余斤。
8、组织能人宣讲团走乡串村搞讲演。县科协曾3次组织能人宣讲团深入农村宣讲“农业技术”、“致富之道”、“如何搞好家庭副业”为主要内容的直观宣讲,全县累计有9个乡13个村接受了宣讲,听讲人数达3 000多人。 三、开展学术交流 组织学会开展学术活动。自1979年普遍恢复与组建学会以来,“三会”(即学会年会、学术报告会、论文答辨会)在学会中普遍开展起来。6年间由学会主办的大中型学术会议38次,先后交流学术论文460多篇,其中有21篇在省、市级学术会议上发表,有4篇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县医学会外科主治医师吕振东在1982至1984年,有3篇论文在省医学学术会上发表。县水利局工程师王明清有1篇论文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水利局关兴孝的滴灌试验总结曾在全国灌溉学术会上发表。县教育局所属的学会,每年都将参加年会的论文汇编成专册,广泛交流。 四、进行智力开发 1、依靠科协、学会、乡(镇)科协的培训网络每年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练班,为全县培训各种技术人才。从1979年恢复科协以来,由科协系统举办各种长短期训练班595期次,累计培训各种学员64 400人次,其中农业技术培训班512期,培训学员59 000人;多种经营类技术培训班75期次。培训学员4 800人;英、日语培训班8期次,培训学员580人。
2、由基层学员及乡(镇)科协牵头主办的技术进修学校农民技术夜校33所,累计学员1 900人。
3、向国外派出实习生、进修生2次、3人。
4、向县外培训单位输送进修生总数39次。累计派出学员169人。
五、推广新技术
自科协诞生以来,在工农两条战线每年都有4~5项新技术向面上推广。据不完全统计,从1957年到1984年推广新技术98项。1982年以后,由于科协体系的形成,每年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都在10项以上,如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的化学除草、化肥深施、水稻早育稀植、地膜覆盖、石油助长剂、大豆根瘤菌、深松耕作法等都为广大农户共认,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在畜牧口推广的细绿萍放养、冷冻精液配种、畜禽疫病防治、家畜、家禽良种引进等新技术也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工交战线推广的霉法脱毛、汽车节油、无底阀水泵、柴油净化技术、远红外干燥技术等,也广泛应用于生产。
六、开展技术咨询 咨询服务正式纳入科协及所属学会的业务范畴。至1985年以科协为主体的咨询服务公司网络初步形成。除县科协直属服务公司外,在12个乡科协及6个学会还有18个分公司(站),参与咨询的兼职科技人员95人,年咨询服务费收入2.2万元。 七、组织青少年科技活动 1982年县科协组织有250名城乡中小学教师参加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在这批辅导员的带动下,以中小学为阵地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如“青少年书法”比赛、中小学“夏令营”活动、“科技作品制做”、“科技读书报告会”、“物理化学单复科竞赛”、“科技游艺表演”、“青少年科学实验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