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防震工作

第四节 防震工作



  1975年冬宝清县成立地震办公室。隶属县科委,每年省拨地震经费2 000元。配备专业干部1人,在宝清县第二中学设立一处微观点,装设有地磁器等观测议器,进行微观观测。
  1976年秋唐山地震后,根据省、地加强防震的指示精神,又在二中微观点的基础上,发展了宝清气象站、十八里中学、青原中学、东兴中学、七星泡中学、五七中学、五九七农场五中、朝阳邮局、尖山于邮局、宝山林场、龙头公社共12个微观点,开展全县性的群测群防工作。
  1977年到1980年,又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逐点整顿,最后保留了县镇第二中学、县气象站、尖山子邮局、宝山林场、小城子种畜场共5个微观点,使地震观测有了合理的布局。
  1981年到1982年,又根据省的地震会议精神。进行了全区性的布局调整,将宝清的地震工作,由原来的微观调整为宏观,工作重点是加强宏观的群测群防。因此重新将县气象站点,凉水泉子公社点、尖山子公社点、宝山林场点、梨树林场点、龙头公社点、小城子种畜场共7个哨点,调整为地震宏观哨。专门依靠群测群力对气象、井水、禽鸟、动物等进行宏观工作。
  1983年根据合江地区地震会议精神,又在原有哨点的基础上,新增设一处微观点。年终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到1985年共调整为县气象站,八五二农场气象站,尖山子乡邮电、宝山林场、五九七气象站、岚峰煤矿加上县科委共6个宏观哨,1个微观点,使全县地震工作布局,达到东西南北中,更趋于合理。
      宝清县境及附近地区地震年表
  表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