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满族

第二章 民族

第一节 满族



  宝清地处白山黑水之间,考据往昔居住本地的民族谓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等,都属于古肃慎族的后裔,有民族的渊源关系。商周之时居不咸山(长白山)北,“东滨大海”,北至黑龙江中下游。臣服于周,曾以“楉矢石砮”来贡。中原汉至两晋时称挹娄,居土穴,种植五谷,好养猪,各部落各有首领,父子相传。
  北魏时称勿吉,随唐时称靺鞨,分布于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五代时称女真,来源于黑水靺鞨。北宋是以完颜部为核心,迅速发展。12世纪初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权。辖境北至外兴安岭,东至海。以后部分女真人迁居中原,并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共同斗争中与汉族相融合。明末(17世纪初)由努尔哈赤统一各部,成为满族的主要组成部分。1644年,清定都北京后,大批满人入关,松花江、牡丹江流域的满人已经不多了,加上满族入关后对白山黑水之间实行封禁政策,以至使这里在清末民初时间仍是荒无人烟的旷野。
  宝清建治开发以来,移入人口日增,满族人亦逐年增多,移入的满族多系辽东的桓仁、宽甸、兴京等地人。至1982年统计,全县满族人口为19 077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