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轶事拾遗

第二节 轶事拾遗



      “谢家大段”与“二茬荒”
  宝清开始放荒时,多被那些有钱有势者捷足先登,抢占了大片荒地。民国初年从宝清东南的大脑袋山到虎林的黑嘴子是属于所谓“谢家大段”的土地。传说这个大段的地主借助其父那时任“吉林省永衡官银号”官员的势力,“近水楼台先得月”,以廉价领取了大片土地,待外地农民拥来之后,再高价转放所谓“二茬荒”。凭此牟取暴利,大发横财。
      民国政府的“清丈”
  有关垦殖的历史文献记载:“边陲乌苏里江左岸地区,为鼓励垦殖,允许垦民无值占荒。”但设治以后,宝清历任官员多是贪得无厌,营私肥己,大放黑照。伪康德《宝清县志》载:“宝清建县首经密山和临江知府放出土地九千余方(每方为45垧);民国2年,分治员汪泽浦到任续放夹荒一千余方;从民国七年至民国十五年止,中间官经数任,又续放荒照四千余方,计全县共计放出荒照一万四千方有余。”因“照段重复包套丛生,以致纠纷四起”,于是民国地方政府才被迫有“清丈”之举。
      “起员”下了乡赛过活神仙
  民国县署管理放荒清丈的部门叫荒务股,管理清丈的官员叫“起员”。那时,在荒务股干事就是最打幺的差事了。民国实行清丈时有句民谣说:“起员下了乡,好象活神仙。”一些有钱有势的大地主,大粮户对“起员”的到来远接近送,毕恭毕敬,杀猪宰羊,置办酒席,盛情款待,究竟谁有多少地,谁有照落空,谁的照落实,全在“起员”身上下赌注。这样,就苦了一般农民,领点“二茬荒”不容易,那有力量招待“活神仙”呢?
      韩国山怒打“关起员”
  民国初年七区三甲农民韩国山,在聚宝山东北领了一方荒(45垧)。在此盖了房,打了井,辛辛苦苦干5年,荒地变成熟地。谁知,刚想喘口气,祸从天上来。县署荒务股派来的清丈关起员,一下车就生了气,决心要给“死脑筋”韩国山一个眼罩戴。结果,一打地就把韩的一方地打“飞”了,往东“飞”出一里半,由岗地飞进洼塘里。这样,韩的房子白盖了,井也白打了,这还不算,还得以“私占土地”罪惩罚。韩一气之下,借了一只七星子手枪去找关起员,赶上关起员正睡野妓,被韩堵在屋里,先打关一顿大棒子,然后又照关起员的身上打几枪,韩国山才罢手而走。地方大排队听说出了人命,就出动来抓韩国山,韩远远地喊:“弟兄们,好人不给坏人卖命,别怨我手黑对不起……”,大排队一听就都回去了,韩国山钻进了深山。
  后来,关起员没有死,却落了残废。
  此事哄动全县。县官也怕丢睑,所以也没有声张。韩国山在外躲了一个时期,没有人来纠葛,时间久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欲知天下事,山中问“倒亭”
  “九·一八”事变后,在宝清民间流传这样一句民谣:“欲知天下事,山中问倒亭。”宝清本属边陲,交通阻塞,文化落后,特别是那些住在深山沟里的居民。处于与世隔绝的境地,对世事无知倒是正常的。但是,那时却有一种奇怪现象,就是那些多年孤居山沟里的“倒亭”(隐居者),居然一时什么都明白了,国家事、事下事,无所不知;山沟里、山沟外,象刮起一阵风,人们到处议论着日本人,野心肠,吞了朝鲜又来吞东三省;中国人、朝鲜人,要团结起来,抗日救国。人们听迷了,谁也不追根,谁也不怀疑,你传我,我传他,一时间在宝清城乡掀起了抗日救国的舆论高潮。不久,宝清大地发起了救国军、大刀会、红枪会运动,燃起群众性的抗日烽火。
  原来,这股抗日救亡的春风起自本县宝石河流域的小城子沟。那时,中共满洲省委派来党的领导干部朴振宇(本名金山海)来宝清开辟工作,不久,中共饶河中心县委负责人崔石泉等同志也到宝清小城子沟开办抗日救亡军政干部训练班,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在这里点燃起抗日的星星之火。“欲知天下事,山中问倒亭”,这段民谣的来由就是这样。
      三尊木炮打日本
  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5月,日军占领佳木斯,原桦川县长张锡侯撤退到宝清,在这里组织抗日民众救国军,宝清人民纷纷参加,以毕振东为首的铁匠工人为救国军制造了三门木炮,参加攻打富锦的事,在宝清城乡传为佳话,广为流传。
  毕振东,辽宁安东(今丹东)人,在日本工厂里当过徒工,修过鸭绿江大桥,以后逃荒来宝清,因其心灵手巧,会修理机器,被当时宝清油坊雇用为工人,其后,失业在家,靠铁匠手艺维持生活。那时,宝清街里的铁匠工人大多都拜毕为师。
  同年夏,宝清街铁匠工人为救国军修理和赶制枪械。在救国军司令张锡侯的鼓励下,毕振东为救国军制造了三尊木筒大炮。乌黑的炮身,上披红炮衣,装上炮车上,每尊炮以9匹马牵引。每放一次,装药l斗多,炮声震天震地。
  三门大炮,分别命名为大将军(也称保国将军);二将军(亦称卫国将军);三将军(亦称护国将军)
  这年秋天8月30日,张锡侯、包福田率救国军攻打已被日本占领的富锦街。大炮发挥了威力,打得日军小宾司令慌忙上船逃到富锦西30里的嘎尔当。
  后来,因救国军斗争失败,大炮不幸落于日本侵略者手中,据说,日本在惊叹之余,特意将木炮运往东京历史博物馆做为纪念。
      在日伪学校里讲《精忠说岳》
  伪满康德7年(1940年),在日本统治着的宝清县七星泡村国民优级学校中,有一位爱国教师郭扬廷。他利用各种办法反抗日伪的奴化教育,用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郭老师课后,一共用半年多的工夫,给这个班的学生讲完一部《精忠说岳》。生动的讲述,常常使学生感动得落下泪来。
  这年秋天,日伪当局认为郭老师不可靠,把他从国民优级学校下派到平安堡国民学校。不久,以不尊重“皇帝陛下国民诏书”罪被撤职为农,郭老师便同老伴一起愉快地劳动在田间,直到抗战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