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家(1933-1988) 李福家,1931年生,4年文化.贫农家庭出身,工人技师(中级机械机师)、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宝清县人。黑龙江省宝清县红旗农具厂党支部副书记,副厂长。他30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努力钻研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取得重大技术革新成果20多项,在研制喷灌机械上做出显著成绩,多次被选为县、地、省、中央的劳动模范.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
李福家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讨荒要饭.解放后才在农民夜校和工人业余学校学了一点文化知识,学习上有很多困难。但是,翻身解放后当了工人的李福家,有了钢铁一般的学习毅力和火一般的学习热情。在家跟孩子学习查字典,兜里装一本字典发挥了神通;在厂里逢人就问。读了很多书,他把读书学习做为业余活动的主要内容。在那多、快、好、省紧张的“大跃进”年代,他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并且还作了大量的心得笔记。在技术的学习上更为踏实,如饥似渴,学习密切联系实际。如他学习了锻工冷热处理技术知识后.就试制了拖拉机变速器零件,按照书本知识原理完成了电磙修理任务,质量均符合要求。他的逻辑就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他不但向书本学习,以书为友,他更注意向同志学习,拜别人为师,吸他人之长以补自己之短。因此,他思想进步快,工作和技术水平提高得也很快。
红旗农具厂是在公私合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国营小厂,技术条件差。生产设备简陋。李福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胆革新.土打土闹,决心自己武装自已。先后试制成功了扁担锤、大小冲床、剪板机、包纱机、电焊机、铅溶炉、盐溶炉等多种机械设备。为了坚持支农方向,他还经常利用节假日深入农村,帮助社队检修农机具,并根据生产的需要.先后制造了粉碎机、铲趟机、锄草机等农机具,使红旗农具厂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综合小厂。
李福家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在十年动乱期间,他敢于开顶风船.带领厂里技术人员,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又研制成功了电机、水泵和大、中、小喷灌机20多种。其中,具有我国自己特点,适合北方农业生产需要的垂直摇臂反冲式喷灌机.机械性能和水利性能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生产喷灌机喷头轨道板,按工艺要求需用T10碳工钢,当时省内又无货。在待料停产的关键时刻.李福家同志根据自己多年实践的经验和学习有关资料.带领攻关组.奋战三天三夜,试验出土法渗炭的新工艺.为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做出了贡献。
他一贯开动脑筋,创造性的完成任务。1963年8月.正是生产大忙季节,机械车间在生产中把电滚烧了,用发电厂修理不仅需要时间长,而且修理费用也高,更严重的是影响当时支援农业任务的完成,县和系统领导为此都很着急,在此关头,李福家同志主动挑担子,大胆承担了修理电滚的任务。他是一名钳工,本来不懂电学,但是,如同以往一样,他领先刻苦钻研精神,不懂就学,就去电厂请教,昼夜的琢磨,仅用20天的时间,就将电滚完全修好,给工厂节约了l 000多元修理费,而且修的质量还好。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他绞尽脑汁设法改进生产设备。如仿制了布轮磨光机,锄钩压弯器;利用松香、汽油合制的防锈剂等,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起了很大作用。仅锄钩压变器使用后提高劳动效率l倍以上。
李福家同志社会主义思想觉悟高。他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关心集体,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在60年代初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身作则克服困难,千方面计地搞好生产,巩固集体经济。凡是对巩固集体经济有利的事,他就是革命的于劲,废寝忘食的完成任务。1963年为了赶制新农具,支援农业生产,他自己停止了自己的星期日休息制度,变星期天为大干天。平日,他也是经常起早贪晚在班上,凡是农村远道来修理农具的,他都尽量争取当日修完,经常是贪晚贪黑把活赶完。
30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是早6时就到厂,很晚才回家,遇有突击任务或忙活,他就吃在车间,睡在车间,节假日很少休息。当了干部后,地位变了,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不变,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变,时时处处注意节省开支,珍惜国家集体的每一分钱。他当了局科研所的负责人,仍然一贯坚持劳动带头。厂里拆卸锅炉大烟囱,他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冒着六、七级大风,第一个爬上去。在冬季架设新厂房高压电线时,他一看有困难,又是他第一个跳进刺骨的水中埋电杆。他多次因疲劳过度而晕倒在车间,大家硬把他送回家休息,可是,待他清醒后就又回到现场参加生产。他几次因病住院,都是经过领导研究决定强迫他接受治疗的,但他总是不住医院,身在医院心在厂,总是挂着工厂,挂着工作,挂着他的科研项目。往往是没到治愈巩固的程度,就又风风火火般回到工作岗位上忙活起来。他常说:“一个人好不算真好,只有帮助大家都好,才是真好。”所以,他时时事事关心别人,走在前;谁家的灯线坏了,喇叭不好使,收音机有毛病,家用电器有问题,就都来找他。他的家里自然成了小修理厂;无论给谁修,都是分文不收,无偿奉献,他离不开群众,群众也离不开他,谁如果有点什么闷心事,也都愿找李福家聊聊天,很多人经李福家的帮助解决了困难而共同前进。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福家更加焕发青春,备增干劲。1983年以来,他担负基层企业技术攻关领导,成绩显著,为县微电机厂进行了新系列电机试制工作获得成功;在县制药厂技术攻关时为刺五加粉碎机改装了刀片;在糖厂期间,为煤气炉进行改型等工作均获得胜利成果,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很大贡献。
李福家一生想着党、想着国家和群众的利益,而唯独不想他自己。他为了事业鞠躬尽粹,忘我拼搏,已积劳成疾。自80年代以来他身体越来越不好,于1988年10月11日,终因病重医治无效逝世于宝清,终年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