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险要

第十四章 险要

险要



                 第十四章 险  要
  本县以山林广布、河流交织而著称,险要之山隘,峡谷盘道为数甚夥,军事扼守攻防要塞之地,多达几十处,现仅择其最主要者,著录如下。
  一、三十六拐险要
  该险要位于盘云岭之南端,此地山崖兀起陡峻而颠连,公路依山盆桓,变幻莫测,险要之区有一人当关,万夫莫抵之势,向为军事要冲。唯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缺乏管理,多数陡崖石壁,被开采成采石场,自然风貌与险峻关隘遭到破坏,有些险要山头已不足以为凭据矣。
  二、摘星岭
  位于西大鼎子山肋,南接北带岭之最高处。辟山凿石,曲途盘叠,直上岭顶,有一 S形大弯,坡陡弯急,道下为上百米深峡大谷,仰望之,岌岌可危,俯视之,则幽深莫测,为关门嘴子与小佳气河最高分水岭,为县内首屈一指之险要之地。
  三、龙栈险道
  位于神顶山与皮克山相连接处,S形盘道,辟山而过, 盘桓如龙,形同蜀之栈道,故名龙栈,车行至此,踟蹰难上。举目则四壁松杉摩天,气极萧森,为县内一大险要之区。
  四、老虎口
  位于皮克山北麓,丹嶂西北一公里,为那丹岭之一山角,公路穿崖而过,状似半壁残洞,犹如虎口揿张,崖下为里七里沁河源。峡谷幽深,松杉摩云,形势险峻,又一万夫莫开之区也。
  五、千仞壑
  位于老虎口北 1.5公里,为那丹哈达拉岭穿山公路之断崖险道,共长二公里。车行于此,四壁深山老岳,一线山道,临崖而过,每当晨晚雾起,脚下松林漠漠,烟云拂袖,不辨天地,路旁谷壑,幽深莫测,故为之千仞壑。正当里七里沁河源之地,阴雨之季,涧水奔湍之声,不绝于耳,气极萧森,为军事险要之区。
  六、迎门山要冲
  位于逮云岭西二公里,北为佛力岭之余支,当四合川之云岭川谷,山势陡立,与逮云岭迎面相对,故谓之迎门山,公路由逮云岭直插而下,又盘旋而过,为饶河去宝清一咽喉之地,世为要塞。伪满日本关东军守备队曾遣劳工民夫在此山上修筑工事,所挖掘之战备沟堑,至今犹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山前已被饶河农场与红旗岭农场辟为石灰窑场,林木多被砍伐,险峻地势有所破坏。
  七、逮云岭
  逮云岭为县内之脊骨,为大带河与四合川之分水岭。其地高峻,扼饶宝公路之要,进可攻,退可守,乃兵家攻守迂回要塞,军事上不可忽视之重地。
  八、仙人台
  位于坨窑山西,小大带河东源与桦树川南源之分水岭。饶抚公路于此回环而过,其地平整如台,引领南望,则小大带河谷尽收眼底,景象豁然。相传曾有仙人于此棋弈,故得名仙人台。台北行 100余米,为分水岭之最高处,北坡有一小峡谷,泉流自峡谷出,峡谷南北各有一小山突起,南北对峙,直控来路。山上有伪满洲国日本关东军修筑之工事堑壕,至今犹在,为一军事要塞之地。
  九、盘龙谷
  位于石场东北川之源,当古奇穆吉山与佛力山相接处。山势陡峻,石壁峭立,路转峰回,形同盘龙之状故名。旁临深沟巨壑,气极萧森,为军事要塞之地,行人过此,无不为之怵惕然。
  十、西风嘴子要塞
  位于饶力葛山北端,扼挠力河之要塞。固守高处,虽神船莫能过。伪满日本关东军阅边少将日野武雄乘汽船过此,为我抗日联军击毙,船艇沉没,地势之利,可见一斑。
  以上为本县主要险要之区,其它如关门嘴子峡谷,大鼎子山西北坡之拂云岭,挠力河北明山屯东之天扉岭,大坝北山饶宝公路上之天门岭及其它通衢山隘亦多有险蜂之处。因篇幅所限,即不一一列述。
               大南山上鸟瞰饶河镇(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