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金、南宋

第七章 金、南宋

金、南宋



                 第七章 金、南宋
                (公元1127~1729年)
  金,辽时原为完颜女真部,其先祖本属靺鞨,初附属于高句丽,五代时 (公元907——960年)附属于契丹。 崛起子图们江流域。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号大金。《金史》卷二十四·地理志载:“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旧土也。”国言(满语)金日“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国之号盖取诸此。
  《吉林通志》载:“金始祖居布尔噶水(疑为图们江)之涯,至献祖,定居于阿勒楚喀水之侧”。《吉林外记》云:“阿勒楚喀,旧作 ‘按出虎’,此为女真旧地无疑。清字音,‘按’与‘阿’相近,‘出’与‘楚’字音同,‘虎’字音与‘喀’字音同,本处人习于国语(满语)转音之讹也。俗称‘阿什河’,亦‘按出虎’之讹音也。
  金太宗完颜晟灭辽之后,继续南进伐宋,占领中国北部各省,曾经威振一时,至废帝时,被元所灭。共十主,一百一十九年。
  金之疆域,东极济刺敏。旧《宁安县志》载:“济刺敏,即阿里眉国,明之乞列迷,居三姓东北混同江两岸。至乌达噶(无考)之境。”金之东部疆域,直达黑龙江口至鞑靼海峡一带。北至扶余以北三千里之和罗和屯、穆昆之地(今外兴安岭以北)为边。东至日本海,南与高丽接壤(今北朝鲜之咸镜北道清津以北之地均属金国所辖,见《中国历史地图集》金、南宋时期),西抵今蒙古及中国北部等地。
  金之建置仿辽,设六京(较辽增一京)十九路,其中分部东北(北至外兴安岭,东达日本海)者,有昌懒路(今北朝鲜清津以北之地)、东京路 (今吉林省之地)、速频路(今吉林东部至苏海参崴,北至乌苏里江以东直达日本海)、率宾路(今绥芬河一带)、胡里改路(牡丹江以北过今嘉荫跨黑龙江北至乌第河)、上京路(今阿城、宾县、双城、呼兰、铁力,跨黑龙江直达外兴安岭)、蒲与路(今北安附近,西达今内蒙自治区,北跨黑龙江直达外兴安岭以北)。
  按金国地域划分,本县所辖范围,归速频路管辖。金时期黑龙江与松花江中游以下 (松嫩汇流以下)均称混同江, 松嫩汇合口以上名宋瓦江。《吉林外记》云:“混同江,在开源北一千五百里,源出长白山,旧名粟末水,俗称宋瓦江,北流经金故京会宁府(今阿城一带)下达五国头城,东入于海是也。国语松花江名松阿哩乌喇,松阿哩(或松噶里)天之意,乌喇为江,即天江(或河)意也。《金史·帝记》谓:“混同江,亦为黑龙江。”《吉林通志》谓:混同江指黑、松两江交汇处以下之名。
  乌苏里江,金时称“阿里门河”或“阿里民水”。兴凯湖谓“北琴海。”
  乌苏里江以东之地名曰“乌底改”,即速濒(频)路别称。
  金时路以下设千户。乌苏里江下游,伯力东南设有斡可阿怜千户。其时本县境域及乌苏里江两岸之地均属该千户所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