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日伪严密封锁,抗日联军活动进入最困难时期
第四节 日伪严密封锁,抗日联军活动进入最困难时期
第四节 日伪严密封锁,抗日联军活动进入最困难时期
日伪清乡并屯政策,使抗日联军活动,受到极大影响,抗日战士,死于冻饿,伤病者不计其数。 抗日军队兵源补给亦渐次减少,少数沦为叛徒者。伪康德二年收编之山林队 “安邦”(当家名姜尚平,后改编为第四团团副)去同江开辟基地,因财经被朝鲜独立营所独占,姜不满,宣布脱离军部领导,后派郑鲁岩及杨洪义二人前去归劝,方始归从。伪康德五年夏,姜在同江县青龙山被其部下孔范五打死,孔正待率全团人投降日本,后刘雁来巧计将孔缉拿处死。将部众收拢。同年十月,二师长周其昌之妻刘玉梅被日特收买,在大旗杆(今雁窝岛东)偷去富锦半月,得日宪兵队许多钱财。潜归后,撺掇周一起投降,三师长刘雁来受军部之命闻讯赶到,将刘玉梅立即处死,旋将周其昌调去花砬子开会,行至武士山将周勒死。周部下经整顿重编,由王汝起继任二师长,七军指战员继续活动于完达山东北支脉那丹哈达拉岭林海雪原间。
因条件之变化,粮食接济不上,军部决定,在花砬子、暴马顶子、臭松顶子等地建立三处密营,在挠力河北长尾巴林子(今菖平镇西南)、、同江青龙山、虎林县大王砬子等地设置五处秘密种地处。密营多由女战士及伤病员看守,老弱负责种田。
尽管如此,密营据点仍常被日伪军破坏,抗日军进入最艰难困苦时期。伪康德六年(1939)初在同江青龙山同蒙古兵进行一场激战,后将队伍划分若干小股活动。刘雁来偕同王汝起一起攻下抚远县之蒿通(今四合屯南屯址已被江水冲蚀),将日伪存储之布匹全部缴获,后移至抚远县杨木岗(今外小山北)与日军相遇,物资被日军讨伐队劫去,经迂迴旋将失物夺回。并于此狙击敌人,将日军一先遣排全部缴械。并截获敌大米30余草包,军服40余套。后续伪军,望风而逃。七八月间,军部下令选40名青壮年,穿上伪满军服装,在王汝起、刘雁来二人率领下,巧计智取抓吉镇,击毙日本警察一名,伪警察16名,缴获枪械40余支,弹药多箱。
队伍旋即撤回饶河山里,本年冬,日伪集中千余兵力,围剿抗日联军。抗日队伍行至别拉洪东山(今民主村东山)绝粮。朝鲜村民用马套包子装来数十斤大米,聊以解饥,并报告次日有日本开拓团20张牛爬犁上山运木柈,翌日天拂晓乃截获之,共30余头牛,遂杀牛解饥。在此休整四日,队伍沿别拉洪河向西撤离,忽被日军讨伐队追上,相距二里多远,将日军诱入北大林子 (今洪河农场界)。彼处有抗联工事。经夜,翌日晨接战,200多名日军死伤过半,残敌不敢前进。待至天黑,队伍开赴大石砬子山(在富、饶二县界上为王玉书地河发源地)走错路,竟至小石砬子山,与伪满军相遇,因抗联处于不备,死伤30余名。
此后队伍由抚远、同江、富锦回至暴马顶子密营,再分成小股游击,有七八名伤员在密营地窨里,因粮食无以接济,被全部饿毙。另在花砬子密营里,有八名伤病员休养,忽被日军讨伐队包围,在弹尽粮绝之危急关头,为不使敌俘去,八人将地窨子里板门紧闭,一同自缢。
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不胜例举。
伪康德六年秋,七军军长景乐亭送其妻去苏联治病,历时半年之久。军部指挥失利,损失较重。次年二月景由苏回,时队伍集聚在虎林境内之小木河休整。参谋长以其“图谋投日”将景处死。伪康德七年(1940)三月周保中于小木克河主持临时改编会议,撤销原抗联七军建制,成立东北抗联第二路军第二支队,支队长王汝起,副支队长刘雁来,政委王效明,宣传科长于保合,军事教官刘风阳,特派员鲍林下设大队四,教导队一。崔石泉调二路军任参谋长。此后支队临时分成二股,王效明在虎林、宝清一带活动;王汝起、刘雁来在饶河一带活动,此时我抗日游击队人数,总共不到350人左右。
三月中旬王汝起支队长领队伍由虎林前往饶河,驻大带河金家店 (今大岱林场路东蜂场附近),闻讯日伪饶河北边公司在小木营一带伐木,流送原木。三月二十日由 50余头牛马向山里运送粮米猪肉等物资,并有警察护送。60余名战士,意欲截获敌粮米物资及弹药。三月二十日夜,王带领全体战士埋伏于金家店河北秃山头 (今大带检查站北面山头)地方。天拂晓(即二十一日)见有 20多名伪警察,护送爬犁队,另有三名穿便服百姓跟随。王乃率队截击,伪警察全部陷于包围之中,伪警尉赵振江(山东济南人)喊投降。王汝起就势喊话:“中国人交枪不杀!”赵命部下将枪全部交出,举手就降。王汝起即刻领部众收缴枪械子弹。不料,20米外一残破菜窖内躲藏有二名警察,有名叫李殿祥者(丹东人)暗中向王汝起支队长开枪,击中胸部,当即牺牲。场面倏乱,警察夺枪与抗联搏斗,激战十余分钟,抗日支队向北山撤去,回至暴马顶子密营休整。此次战斗,伪警察伤亡七名,抗日军牺牲王支队长以下共五人。敌将王遗体运至大带河村门外(今垒山),派民工看守一夜,次日晨,伪大带河警察队长高吉照(警佐)派四民夫将王汝起尸首运送到县城警察队拍照报功。时,前师部政委郑鲁岩已于伪康德六年(1939)在北秃顶子被俘,认得王师长面目,敌随以木棺殓之,并示以追悼仪式后,葬于饶河县城西门外墓地(今二中及木材公司左近),以收买人心。伪康德七年 (1940年)春,日本为加强其后方基地建设,在本县内,将大带河村(今垒山村东岗)居民全部撵走,迁至大带河沟里老会房子小大带河南岸(即今大带河村)原大带河村,为日本关东军守备队驻地(一个营兵力),在此四周建设永久性城防工事,建500瓩火力发电站一座。自伪康德九年 (1942)夏驻东安镇满军一连人哗变之后,驻留国境线上之满军全部调往内地。边境除地方警察外,全部由日本关东军守备队驻守。同年秋,又从华北扫荡抓来之“民夫”千余人,先后在饶河小南山城防四周,大带河村周,逮云岭西之迎门山及具有军事意义之要塞、高地构筑大量水泥结构之地堡工事。伪康德十年(1943)旋自南满调来千余名“勤劳俸仕队”(俗称“国兵漏”见《满洲国史》三九一页:强制征集劳动力《国民勤劳俸公法》)。伪康德八年 (1941)六月二十二日、纳粹德国希特勒突然向苏联发动进攻,以闪电战术向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进逼。日本当局图谋从满洲进兵,使用武力解决北方问题。(《日本现代史纲》中译本一八三页注)九月间,本县日军骤增至三四千人,社会风云一时。不久苏联反攻开始,日本进攻之计划随告破灭。同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战争 (日本称谓“大东亚战争”)爆发,从此日本更加强其边境防守。 此前已将满军宪兵队撤走,设日本宪兵队,并专设特务机关。防御重点,由对付抗联转至防守国际间谍,集聚力量投入太平洋战争。
本县自伪康德五年(1938)至伪康德六年(1939)二年间,全县先后被征集民工千余人,修筑县内乡村公路,其后每年均征调民夫修路。伪康德十年后,修建饶宝、饶虎公路。同年春,伪县公署颁令将三义、小北沟、大别拉炕、小别拉炕、西南岔、西林子、四排等屯撤销,让与日本开拓团(见《县志》卷二第三章,建置行政区划)。当地村民,另至大佳河、山里、西风沟、永幸、向阳及饶宝线上之永福、石场、大牙克河桥北、里七里沁等地重建新村。
修筑公路概征集下层贫民出任民工,年达四个月以上。民工死于饥寒冻馁者不可胜数。开辟新兴洞公路乃伪康德七年九月。动工时,气候益冷,民夫食不得饱,衣不遮体,踏冰茬挖沟取土,冻饿而死者30余人。另修筑饶河至虎头公路,于向阳至五林洞间,十五里处,一次即死亡十八名民工,皆埋于路北,后沿传该地为“十八座坟”。零散死亡,未计其数。
另日伪军讨伐抗联,抓派大批民工,为其背送弹药粮米物资,每人背负一百多斤重的东西,爬山越岭,踏冰涉雪,挨打受骂,死于饥饿疾病或溺水冻伤,冻掉手脚,落为残废者,数以百计。
日寇为加强对边境人民之统治,以宪兵队(分遣队)特务机关为核心,收买培植大批特务。特务机关以叛徒王纲 (山东黄县人,原为苏联情报人员,后被捕投降,充当日本特务,东北光复前死)为主干, 组成北边公司,经营县内木炭、石灰、原木采伐、种植鸦片、抓皮张、下江河捕鱼等行业,组成庞大特务网,各经营业主,自成一特务体系。其下又设若干分支,凡参与伐木、狩猎、撵皮张、采山货、捕鱼、烧木炭、烧石灰、必须挂特务名衔,否则禁止参与上述行业。举凡挂有特务头衔人员,均有搜集抗日联军情报及苏联派遣地工人员情报任务。同时组成“特搜班”在山林里打猎巡逻, 追捕抗联及苏联情报人员。 特务机关之特务总数包括所谓“腿子”,约计250余人。另日本宪兵分遣队,以汉奸宪补张甲正 (1954年枪决)为主干,组织大批武装特务,专门对付抗联人员及苏联情报人员,人数在 150名以上,凡属捕获抗联及国际情报人员、及政治嫌疑犯、思想犯等,均经宪兵队处置。灌凉水、辣椒水、坐老虎凳、唆狼狗咬,施尽各种毒刑。有当场致死者,有暗地毒死或投入冰窟者,有发往哈市平房三〇七医院以为细菌试验胚者。仅自伪康德七年 (1940)至伪康德十二年 (1945)五年间,投入宪兵队人数达150人,获释者不过十之二三。偶有获释者,亦多为日人所利用。
日本宪兵分遣队,广泛征集为其效忠之亲日分子,进行特务训练,作为中坚力量。伪康德十年饶河日本宪兵分遣队在各村搜罗30余名独身青年,在花砬子东南金山前麓开办训练所,培养国际特务(详见卷十二《金场特务训练斑哗变记》)。
警察队则专管地方治安,凡属民众与抗日军通报讯息,运送小量衣着品,粮食等案均由警察队处置。警察本队设有特务系,自成特务体系。查办民众各种思想,经济案犯。饶河街有一个女特务化妆成乞丐,讨得一碗大米饭,即到县警察本队特务系告发。直将施主以“经济犯”逮捕入狱,经三月有余始获释。伪康德十年小别拉炕村长孙长春及其子孙肇选诬告十户良民通匪,宪兵队一次逮捕永幸、小别拉炕等村12人,经过多次残酷刑讯后,全部发往哈市三〇七处死。叛徒戴玉珍告密,宪兵队于伪康德九年(1942)九月二十三日将饶河三多照象馆掌柜王乐甫、邹俭堂以私照违禁像片及通苏、通抗联等罪名逮捕。一去渺无音讯。大带河村抗日救国会长张华学、居民张宝贵等,因给抗联送过玉米面,被特务彭瑞和赵洪均侦悉告发,于康德十一年秋一次逮捕10人。押至县警察队刑讯后,转至宪兵队,受尽严刑拷打,押解至牡丹江模范监狱受绞刑5人,病死4人,唯张宝贵一人得以存活,后发往鹤立岗煤矿当劳工,东北光复后始辗转回村。“广通茂”商号林向阳因为抗联上过几十双胶鞋,被特务告发,于伪康德十年一月三日被宪兵队逮捕,杳无影踪。四排村小摊贩主曹忠岐,因有叫刘子范者赊五套衣服,十双胶鞋,长期躲债不还,后刘去富锦贩牛回来,被曹得知,扣押刘一头牛犊,刘怀恨当了特务,诬告曹通苏通匪,宪兵队将曹逮捕入狱,解至密山,用飞机又运至富锦,唆狼狗咬,旋又解送佳木斯装入麻袋里摔,后又押解到牡丹江用竹篾掼手指头,曹拒不承认,后又解至沈阳,最后到伪新京(长春)方始获释,发往朝鲜釜山服劳役。光复后辗转回国,1953年回至四排。妻子女儿已不知去向。
时山林中,抗日基本群众全部被驱赶至集团部落。并禁止农民入山采集,只许特务从事打猎、烧木炭、伐木等。木把头吴炳彩伙同王明训、郭玉先(外号郭大摆划)等组成“北边公司”专门经营伐木、烧石灰等。在山里设置若干作业工棚踞点,如伐木则在独木河、五林洞、七里钦(今向阳屯)、小木营等地。并配备警察监护。大别拉炕望江台,烧石灰;苇子沟、坨窑山烧木炭,均系零散据点。抓皮张及江上捕鱼之特务,则均由宪兵分遣队宪兵补张甲正直接单线领导,搜集抗日军及苏地工人员情报,同时日宪兵分遣队特务机关并收买赫哲族人,发给枪支弹药、鸦片等,允其打猎,兼以搜捕抗日联军。然从事山林生产人员,多属生活所迫,在山林中作业,暗自为抗日军传递情报,支援少量粮食、衣物等。北边公司木把头吴炳彩,则多采取两面手法,一面秉承日本意旨进山作业,另则亦不敢得罪抗日军,在不使日本人察觉之情况下,每年冬季采伐,均为抗日军送些粮米物资。
伪康德七年(1940)抗日军第二支队(40余人),在支队长王效明,刘雁来的领导下,前往虎林、大、小木克河一带江边活动,截击敌一只汽船,打死伪警察二名,俘虏伪警察20余名,缴获枪械20余支,弹药多箱,大米 100余袋,全部运入江中心岛,将俘虏押解苏联。秋季西去宝清、勃利一带活动。入秋又回至饶河密营。本年底,支队长王效明带队伍进入苏境。副支队长刘雁来领30余名游击队员继续在饶河山里,同种植鸦片之日特周旋。伪康德十年二月,日太平洋战争失利,对东北控制日益加强。游击队活动越加困难,为保持有生力量,迎接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之最后胜利,至本年底,游击支队全部由冰上过江去往苏联。
日本统治者为阻止抗日联军及苏情报人员于江上往来,自伪康德十年起,以原小南河警察中队长孟广林(警佐)为首领,自密山第十军管区调集退役满军一营来饶河改编为国境警备队,沿江一带设置13处边境哨所,每哨所配备一个班兵力监守,重点哨所多达二十名,并派以日人做指导员。伪康德十一年(1944)冬十二月,马架子警备哨所警长韩德章将日警备指导员山口康宏打死过江。
伪康德十二年(1945),东北光复前夕,日本因太平洋战争节节败退,为应付战争局面,继将驻守在东北地带之兵力调入内地,致将边境守备队也调走百分之七十以上。后来在满开拓团及行政职员也相继被征调,补给前线之需。至东北光复前夕,本县驻守之日军兵力,总共不过200人(包括分布全县各哨卡兵力在内),几乎达到了无以支撑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