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迎接全国解放、大批干部进关、生产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 迎接全国解放、大批干部进关、生产进一步发展

迎接全国解放、大批干部进关、生产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 迎接全国解放、大批干部进关、生产进一步发展
  随着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之相继胜利,各解放区迅速扩大,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之形势已成定局。迫切需要大批干部深入新解放区进行土改,地方治安及建立新政权之工作。因此,派出大批干部支援新解放区,已是东北地区义不容辞之责任。1949年三月,奉中共合江省委命令,调县委书记俞时模,县长徐新彬到省另行分配工作,随从调出者有县委秘书赵维恩,文书郭惠荣,妇女干部苑淑玉,公务员范青山,县政府秘书王道义,警卫班长王惠强,警卫员林凤歧,收发员隋本华,财粮科长李国元,水产公司经理王启舟,以及家属共计13人。于三月初离开饶河,赴佳木斯听候调遣。到佳后,因本省工作需要,留俞时模任合江省共青团书记,赵维恩、王道义等均留省团委任职。只有王启舟、李国元等派往江西省,开辟土改工作。
  俞时模走时,城内百姓结队相送。因俞对本县人民土改翻身,一任劳苦,且深入群众,平易近人,虽在任为时不久,然政绩卓著,民众至为尊敬。闻说俞政委调走,实难割舍,结队迎风冒雪相送,很多百姓竟至怃然垂涕。……
  续调集贤县财粮科长亓克英继任本县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张玉山擢任县长、司法科科长马鸿飞提任副县长。调小佳河区委书记续子重为县委秘书兼宣传部部长。前县大队文化干事锺贵岐为宣传部副部长。县政府各科室亦有变动。调前建设科科长宋连璧为政务秘书,贲向荣继任建设科长,于长厚为财粮科科长,李宜民为农林科长,郭士达为民教科长,于银祥为民教科副科长。由富锦县调来前抗日七军军需处处长杨洪义任公安局长。前司法科科员冯守田擢任城区区委书记,徐来禄任副书记。华长海任第二区区委书记,前小南河村农会会长邵广溪擢任副书记。张秀印任第三区委书记。
  其时县委机关,县委书记以下,计有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妇联、县委小报社等,共计11人,另有交通员8人,总计19人。县政府属下秘书室4人、民教科3人、建设科3人、农林科3人、财粮科5人、公安局八人、法院三人,共计29人。
  由于解放战争之节节胜利,县内民众情绪日趋稳定,生产积极性高涨。
  民国三十八年,4月 23日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反动政府覆灭。根据上级指示,废除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以中国共产党党旗代国旗,废除使用中华民国年号,改行西历即公元1949年。至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正式公诸于世。
  1949年四月,奉合江省政府令,将原县大队改为公安队。土改以来,县内人员往来,必开具路条(即通行证),村村妇女儿童站岗放哨,查验进出人员。至此宣布取消。同年四月,合江省政府颁布《反动党团登记条例》,对国民党流散各地军警宪特人员及行政官员,进行自首登记。凡无罪恶民愤者,一经登记,即不予以追究刑事责任。本县因地处偏僻,加之解放又早,除国民党地方土匪外,属于国民党正统分子流入极少。
  长春解放时,缴获之国民党档案中,有出席国民党东北地区代表会议之代表张希良之案卷。1949年五月,由省公安厅转来本县。张原系本县伪满洲国时期协和会青年训练所教官,光复后流入长春,加入国民党,曾作为国民党饶河县代表身份出席会议。民国三十七年十一月长春解放后,潜踪回乡放猪,未向政府登记,经查出后,由公安局辑捕,经四个月审查,张加入国民党后,并无罪恶,遂释放回家。
  为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示范作用,经县委书记亓克英主持在西南岔东岗建立县属国营农场。调小佳河村劳模李忠喜为场长,西林子翻身雇农(二区干部)刘起为管理员,招聘一名马车夫,买马八匹,绵羊60只,同时雇一放牧员,余全部依赖20余名犯人为主体劳动力。当年共开垦旱田180亩,水田150亩。该农场至1955年撤销。土地交永乐村,耕畜移交一棵树新办国营农场。
  本年饶河街内六里撤销,合并成立新民(一完小北)、新发(中央大街以东,通江路北)、新胜(通江路北、中央大街西)、新利(通江路以南至小南山)四个行政村。
  第二区驻地由小南河移至西林子。
  县委书记亓克英勤政民务,终年深入农村,组织并领导全县生产。本年全县农业生产又大发展。因县内交通不便,粗粮价低,不能外运,县委着力于水田开发。饶河街四村、三义、岭南、镇江、西林子、小佳河、大佳河等村,水田面积激增,全县由前一年460垧(6 900亩),增至580垧(8 700亩)。全县有半数农民靠大米、采集山货及渔猎维生,无水田农村,则以种旱田养猪为其收入来源。
  其时,由于双鸭山、鸡西煤矿及南岔伊春林区之开发,县内居户向密山及上述矿区、林区流徙,直至1956年。
  本县自民国三十五年(1946)失禁种植鸦片,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又形成高潮,民国三十七年(1948)土地改革以后,再次禁止种植。然边远山区,人迹罕至地方,仍有人偷种。1949年县北部山区关门嘴子摘星岭以西,武士山南之老永乐屯,南部虎饶相接之大王砬子以及挠力河北岸与富锦县接壤之大林子、宋家大林子、长尾巴林子一带(今红卫农场境),私种鸦片人员大增,多系富锦、同江、抚远一带之游民。或夏季荫蔽林间种鸦片,冬季则在七星岗一带开设黑店劫掠营生。为清除鸦片烟毒及流氓歹徒,在县政府领导下,以公安队为主力,吸收各区村基干民兵参加,共计 150余名武装,分成二组,前往各山区,沼地水网区荒无人烟地带,清查烟民,打除鸦片幼苗。1949年七月,在上述各地域共搜捕烟民50多人(逃跑被击毙者一人)。经关押教育后,释放,令各回籍,安分生产。
  于此同时,为清除鸦片烟毒,旋于1950年五月,全县开展缴收积存在民户手中鸦片之禁烟运动。限期内交出鸦片,政府依价收缴,逾期不交者,一经查出,按私藏毒品论罪。仅半月时间,县城内四村上交鸦片 500两。亦有少数顽固者,不肯交出,事后私行售卖或吸食,经公安局查获,均依法逮捕,判刑治罪。
  同年七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全省各级干部展开学习。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县城放假三天,倾城欢庆。
  本年全省降雨特少,干旱严重,毗邻各县,农业均歉收。本县除水稻稍歉外,大田均获丰收。虎林县居民来本县购买苞米。全县有百分之十之互助组,发展为长年性互助组。即春耕夏锄秋收,乃至冬季狩猎运输搞副业均在一起。但大多数仍是季节性互助组。更有一部份为春合夏散者,县委致力于召开党团员、妇女、村干部训练班,宣传互助合作是农村未来之方向,整顿与加强对合作化之领导力量。为发展县内冬季副业生产,除组织全县畜力向富锦、运送大米冻鱼外,并经农林科组织二班伐木队,前往向阳屯永幸西沟采伐红松原木 800立方米,1949年,经由大别拉炕河口及外七里沁河流送江边成排,转运饶河,增加农民收入,并增补县财政收入。
  1950年春,又经县政府主持与松江省供销合作社采购人员签订合同,采伐水曲柳、黄檗罗、核桃揪三种原木800立方米,以每立方米 20万元(旧币一万元折合现币一元),分别运至大别拉炕河口及小安河口马架子检尺验收。此项生产,民众共收价款16 000万元(核现币16 000元)。后经省政府查知,省供销社所定伐木材,系违反国家林业政策规定,属乱砍滥伐,勒令将木材封存并予以没收。此批木材一直存放江边,有为火烧掉者,亦有被洪水冲走者。后经县政府请示,省政府批准,交本县处理。经收拢后,剩不到 500立方米,用于县内机关建筑及打制办公桌、椅、柜,橱等。
  1950年西林子、三义、 镇江、大佳河、小佳河等村, 水稻面积均发展到一百至二百余垧(1 500—3 000亩)。水利渠道大有增加。同时,各山村旱田区,亦开始发展水稻。县委书记亓克英,亲自主持组织西林子村联合开发水田,即集体播种、管理、收获,秋后按工分劈稻谷,为本县初级合作社之雏型。本年除饶河街内四村五百垧旱田遭受水灾,其余各区村,均获较好收成。
  县委书记长期蹲点小南河村,该村互助合作,居全县前列。
  1949年五月,撤销合江省,合并松江省,省会在哈尔滨市。七月,副县长马鸿飞调宁安县任法院院长。1950年三月,县长张玉山调任方正县长。县委书记亓克英兼县长。六月杨洪义升任县长。亓仍任书记。公安局秘书赵斌升任副局长,未久,上调省公安厅,年末,公安局改为公安科,由华玉柱任科长,陈墨林任副科长。
  1950年七月二十八日,乌苏里江水涨,泛滥成灾。一时江面上自大楞,下至毕金河口,漂流大批木材。其时县城及沿江一带养船渔民,齐集打捞,三五日捞取红松及云冷杉,长短不齐之原木共 500余立方米。苏毕金方面提出,此木材系由苏岸流出,苏方将予以收回,请我方协助收拢,勿使抛散民间。县政府当即派员查禁登记,对所捞木材均就地封存江边。并同时报告省政府。不久,省命虎林县林业科,派人来饶清点数字,然后转告苏方接收。后苏方鉴于此批流散木材,大多是品级低劣之云冷杉,且长短不齐,红松为数不多,不值得动用人力船只,遂声明舍弃。本县政府遂遣人归拢,将好材尽行充公使用,劣材交民户运回。
  土地改革以后,县内出现农民大批出卖牲畜现象,尤其雇贫农独身居户,向以卖工为生,秋时割几十天水稻,换够一年粮米,其余时间多闲散。土改后分得耕畜,需日夜精心饲养管理,厌其缠身,故欲卖之。同时对分得之住房亦不经心管护,不视为财产,任凭随意转赠他人,故县内民房,倾圮失修者日多。各地均有此类情况。有鉴于此,经省政府统一部署,颁发房照,确定房权,对分得之房屋允许租赁、买卖。自此,房屋无人修葺现象,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