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反右派斗争
第三节 反右派斗争
第三节 反右派斗争
由于农民手中粮食减少,牧业直接受到影响,因此,市面禽蛋肉类大为减少,县内省内乃至全国各地均出现类此情况。过去市场肉禽鱼类充斥,高级合作化后,猪迅速减少,许多饭馆只卖牛肉,且不经常。粮食统销,定量限额,凭票证购粮买食品,主食副食,均很紧张。由此而引起之人心浮动。1956年十二月,匈牙利事件之出现,对世界各国,尤其对我国也有一定影响。舆论中“合作化搞快了”,“合作化搞糟了”,“今不如昔”等议论,历历出现,社会上不满情绪有所滋长。1957年三月,中央决定党内开始整风,请各民主党派帮党整风。党外人士以诚恳态度,开诚相见,提出各种有益批评和建议。也有少数人借此机会,进行攻击。北京有人提出:共产党未取得政权时,代表人民群众利益,掌握政权以后,即不代表人民利益等等。有人提出要效法西方资本主义两党轮流执政办法。各大学有人鼓动游行,演讲示威,提出专家办学,外行不应领导内行……面对此种情况,有人主张采取武力压服,毛主席否定了这种作法。早在本年二月下旬,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即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对敌我矛盾才能用压服或专政的办法解决。也就是说,要辨别香花和毒草。毒草是客观存在,不让它生发不行,必须让它生发出来之后,让人们提高识别香花毒草之能力,然后再发动群众把它除掉。并提出识别香花毒草之六条标准:“第一,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第三,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第四,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第五,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第六,有利于社会主义国际团结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毛主席提出,对待一切“乱子”,第一是反对,第二是不怕,坏事也能转变成好事。六月八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的进攻的指示》。同时,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自此,大规模地反右派斗争,在全国展开。中央领导同志讲,我们要把拳头收回来,然后再伸出去,打得更有力量,全国性之大辩论,反右派斗争开始。
本县遵照上级指示,召开了全县四级干部会议,首先在干部阶层中,进行辩论。有人面对事实,提出合作化把农民搞穷了,粮食吃不饱肚子等等。和平村村长张殿芳讲:“过去一匹马,一年留马料一千多斤,现在只留几百斤,牛长得象蛋一样,一挑子能担俩”……另有人提出:“合作化粮食不如过去多了,吃不饱肚子”等等。与此同时,城镇职工供应量,由每月30斤,降到27斤,发动机关干部职工讨论粮食是否够吃?县政府农业科科长贲向荣,说:“如果说国家有困难,让我们节约几斤粮,是可以做到的。如让说实话,就是不够吃的,怎么可以昧着良心说谎呢?”对此,他被当作典型在群众大会上受到了严厉批判。结论为:这是对社会主义公开污蔑。另对一些散布今不如昔论点的人也进行了批判。同年十一月,在全县农村,进一步开展以粮食为中心的大辩论。凡是提出合作化、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存在问题的,均遭严厉批评。并通过算细帐,证明粮食生产是在逐年提高,今不如昔之论点,遭到驳斥。在农村并开展了正面阶级教育。用刘介梅忘本回头事例,教育农村基本群众 (刘介梅是湖北省某地贫农出身之供销社工作人员,他也跟随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散布今不如昔,合作化搞糟了等论点,通过批判帮助,他开始觉悟回头)。
在东安镇,开展大辩论中,有名叫孙其开之农民,提出今不如昔论据,遭受了三个夜晚之批判。其子责其父说:“你少说话不行吗?他们说鸡蛋长在树上,你说还长了把呢,就行了呗,哪能惹出这么多的罗乱!”
通过农村的大辩论,大多数干部职工明辨了应该坚持的是非标准,对问题应该怎样看法。有些人虽然对合作化和粮食统购统销有看法,也不敢多言了。
1958年二月,县直机关开展整风和反右派斗争,各机关普遍建立了反右核心领导小组,培养了骨干。具体步骤分为三阶段。第一步为发动与鸣放阶段,进行约半个月时间;第二步为梳辫子,大辩论阶段——即分清是非,用六条标准做尺子,进行辨别香花毒草,共半个月时间;第三步,处理阶段,十天时间。
整风开始,县委书记张福裕进行了全面的动员,中心思想是,要关心党的事业,帮党去掉污垢,更好地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本着关心党的事业的态度,作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任何人不准打击报复,有什么要说什么……经过一阵启发诱导之后,一些人便毫无顾忌地提出各方面的批评意见,有在会议中大鸣大放的,同时,提倡用大张旧报纸,写出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名叫“大字报”。县委、县政府、学校等各机关事企业单位的走廊、墙壁上,被大字报贴满。
反右斗争,在县委直接领导下,下设县委、政府、公检法机关、学校、财贸等五个核心领导小组,对鸣放的意见、性质、逐条摘录梳理。三月十八日,对重点人的鸣放意见,以六条标准为尺度,开展大辨论。
四月五日,县委县人委公检法及文教财贸等系统,同时开会,宣布陈永久、元一舜、韩益友、那杰、穆威、张耀权、朴斌 (银行)、傅雨田、乔秀山、杨素媛、林基东 (商业)、王庆祺(商业)、宋成奎(商业)、朱根增、郝坤、李文生等十六人为右派分子。刘学才(邮电)、李宝山(银行)为坏分子。并将那杰宣布为极右分子,当场予以逮捕法办。凡划为右派分子和坏分子之党员,当场宣布开除党籍,清除干部队伍,取消工资,下放劳动改造,每月只付给23元生活费。
余县内尚有16名中右分子,未予公布,只在档案里注明,组织内部掌握。但中右以下,基本全部下放劳动改造(1979年全部平反,见后)。
为实行国民经济“大跃进”,提倡干部深入基层,下乡上山,参加劳动,于右派分子下放劳动改造同时,另有以县人委办公室主任王宪章为领队的自愿报名,经县委批准,戴光荣花,敲锣打鼓,欢送下乡,接受劳动锻炼之干部24人,分赴小南河、西林子、关门嘴子、大带河等村。
同时提出机关办公桌搬到乡下去之口号,干部参加农村劳动之风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