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发端与发展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发端与发展
早在1963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会议上,即提出防止演变为修正主义之问题,并指出“一旦修正主义上台,整个中国就要改变颜色。”又提出:“中国的赫鲁晓夫正睡在我们身旁”。
……1960年北京主管文艺副市长吴晗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海瑞罢官》京剧剧本,不久便对这个剧本展开批判,指责为 “替彭德怀翻案”(按彭德怀元帅在八届八中全会上被打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国防部长职务)。 其后毛主席指出:“利用演戏写小说反党还是一大发明”,相续对演历史戏、古装戏批评为“死人占据着舞台”、“才子佳人及牛鬼蛇神出笼”等等,对宣传部及文化部提出尖锐批评,接着在文化界开展对资产阶级“人性论”之批判。遂揪出周杨、田汉、阳汉笙、夏衍“四条汉子”进行批判。在社教二十三条之前文化革命即已开始。1966年春天,进一步掀起对《海瑞罢官》及北京市委副书记邓拓的《燕山夜话》及廖沫沙的文章统称为“三家村”开展批判。并提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六月四日北京市委改组,同时改组北京大学党委,并派工作组领导“文化大革命”。在其影响下,各地青年纷纷起来造反,发生许多混乱现象。乱打乱斗事件屡出。中共中央在刘少奇、邓小平主持下,决定向北京各大学派工作组,制止乱打乱斗现象。同年八月五日,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否定了派工作组的办法,说“工作组起坏作用,阻碍运动”,“统统驱逐之”。从此,揭开了全国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之序幕。八月八日,在中共第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文化大革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在全国普遍展开。早在1966年春季,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刚刚结束,中央关于在小五界 (学术界、教育、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指示即已下达, 于是黑龙江揪出哈市文化局长牛乃文、省委揪出副秘书长邹问轩。本县也随之开始,掀起文化大革命的揭批高潮。大字报又一次出现在县委、县人委机关走廊里,人们的恐怖心理又一次激起。凡平时说话不慎,忽视无产阶级政治学习,散布“资产阶级人情味”,演戏、写文章违反为工农兵服务方向,都在批判之列。有人替父竖立墓碑、有的干部母死戴孝也遭尖刻批判。有一个干部画了两张国画,一张题为“蟹肥稻香”、一张“松鹤图”,诬为反党行为,分析为“蟹肥稻香”隐喻为共产党横行霸道,批“松鹤图”上的太阳涂为黑色,系辱骂毛主席等等,要揪回批斗。农村普遍开展对邓拓、廖沫沙“三家村”的所谓批判。同年八月中央十六条发表之后,各地揪斗党委第一书记和省、市、县长的情况相继出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传单开始在各地传递,省委第二书记兼省长李范五被揪斗、戴高帽游大街……。
本县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对外地情况有所不知。1966年八月中旬,县委指派农工部部长卢凤林负责,组成了54人的农业多种经营参观团,去尚志等县参观。到达哈市时,正值“文革”高潮,目睹批斗省长李范五、副书记王一伦之实况,受到启发,在返饶途中,经宝清县红卫兵的支持,以卢为首组成红卫兵“前哨”战斗团。
“前哨”战斗团返饶后进行了一天的串联活动,九月一日晚上借县直机关事企业干部在小俱乐部传达文件之机, 参观团负责人卢凤林介绍了外地 “文化大革命”的形势,点起了饶河“文化大革命”的烈火。会议刚刚结束,一夜之间,全镇各单位都建立了“红卫兵”、“赤卫队”等组织。
九月二日清晨,经过串联,县委、县人委、政法机关等单位的红卫兵聚集在一起,九时许,宣传队伍冲到宣传部,提出炮轰县委、火烧宣传部的口号,当即揪出部长张太银、文教科长王宪章、文化馆工作人员袁军、刘绍义、康增纯、文教科副科长刘振庆、广播站长王德增、中学校长王国光、伪官吏王洪儒(王国光父)、中学教师唐邦奇、叶祖鸿、孙茂良、陈启明等17人,抹了黑脸,戴了高帽游大街(部分人用绳捆绑着),大会在张瑞祥等人主持下,开到十一点多钟。
在九月一日晚间大会的影响下,县计委主任张瑞祥等当即发起动员,组成县人委“急先锋”造反团,医院以牙科技师刘东升为首的连夜成立了“赤卫队”,第二天上午,“赤卫队”的部分负责人和队员参加了县委、县人委造反团组织的炮轰县委、火烧宣传部的游斗大会。下午在“急先锋”、““赤卫队”等主持下,在医院门前召开了卫生系统批斗大会,揪斗了院长李金亭、副院长吴恩久、副院长医师、省政协委员毕煜亭,医师杨俊杰、徐荣惠五人,并抹了黑脸,戴了高帽,同时揪斗了韩加奇、孙宝庆、王修羽、董同仁、杨易等人。县直各单位都去人参加,大会开到下午五点钟。
九月三日晚上,在家主持工作的县委委员、副县长白福权和县委委员、县委办公室主任刘文章,对“九二”点火大会提出了批评,召开了县直机关事企业支部书记会议,统一认识“九二”的大方向是错误的,批评了“前哨”团的做法,会议一直开到第二天早晨五点多钟。
九月三日上午,白福权找发起人谈话,批评了“前哨战斗团”发动群众的错误,并召开了上千人的大会,“前哨战斗团”承认了错误,并宣布解散,这就是所谓的九三灭火会。
九月下旬饶河中学第一次组织14名学生,步行前去北京串联。十月又有五批30余名红卫兵去北京串联,较内地已迟了一大步,有的行至哈尔滨市停步返回。到京红卫兵参加过毛主席第五次接见,其后派30名红卫兵代表去北京,参加毛主席第八次接见。
1967年初,受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各机关事企业普遍抛开党委闹革命,成立造反团。党的组织瘫痪,行政领导班子失灵,工作、生产处于无人过问的局面。各级领导人员,成为被隔离的对象。又一次高潮兴起,原来九三灭火大会的支持人白福权、刘文章等成为“压制革命,扑灭革命烈火”,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罪魁祸首”,于是,白福全、刘文章被首先揪斗,戴高帽游街示众。林业科副科长姚中
,定为县委反动路线的头号帮凶,并戴高帽游街示众。接着,县委书记张国芳被揪斗,戴了高帽,游街示众。财贸部长王致太、粮食科长丛贤珠等相继被揪斗,戴高帽,游街示众。
1967年四月二日至十日,商供系统内部,“火炬”造反团与“风雷激”造反团,在饶河人民俱乐部进行了九个晚上的大辩论。这场辩论为饶河县“无产阶级革命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辩论进行到第五天的时候,解放军公开亮相。支持“火炬”观点。接着革命干部,前副县长董守玉等公开表示站在“火炬”一边,支持“火炬”的行动。这样,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人都表示赞同“火炬”观点,因而“火炬”观点成为多数派,“风雷激”造反团随之垮台解散。
1967年五月初,在全国形势推动下,尤其当时黑龙江省夺权成功(时称《东北新曙光》),县级夺权,势在必行。但夺权应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大联合,一个是三结合。
在解放军“支左”与活动下,1969年五月十三日在小俱乐部聚会,在边防驻军副政委程培杰的支持下,成立了“毛泽东思想饶河县红色造反者总指挥部”,简称“红总指”,参加该团之主要骨干是“商供总部”(其前身是火炬造反团)、中学的“红卫兵司令部”、县直的“红色造反团”。其他主要团还有卫生 “67·317”、“今胜昔”。“红总指”的主要负责人有周振富、黄裕民、刘兵、姜宏伟等人,当时饶河造反团有百分之八十都参加了“红总指”。
五月十三日联合成功,解放军积极支持,革命干部参与活动,至此,由解放军代表、领导干部和群众造反团负责人组成了三结合小组。
相继在解放军支持下,由武装部政委王兰先和董守玉主持“红总指”在边防会晤室召开会议,研究夺权有关事宜,决定先夺广播站的宣传权,再夺县委、县人委的党政大权、财文大权。
五月十四日,“红总指”首先接管县广播站、邮电局、政法三机关,同时刘兵派梁斌带领当时高中六班“红司”全体成员驻守广播站,保护设备等,派汪朝海、徐保义领高五班驻守公安局(当时各机关的人基本没有动)。
五月十五日十七时三十分,“红总指”夺县委、县人委的党、政、财、文大权,夺权时,没有发生武力冲突。
夺权后,“红总指”发布了《夺权公告》,组织了庆祝游行。
次日,持反对观点的“联纵”开始到县人委办公室贴“夺权无效”等标语,与“红司”学生发生磨擦。同日,“联纵”学生 150人,到武装部门前静坐示威约半小时左右,后经解放军说服调解,先后散去。
夺权当天及以后20余日,持不同观点的群众,以农垦饶河分局的“农垦战士”、饶河农场机关的“农垦尖兵”、中学的学生组织“联纵”、商业系统的“风雷激”、林业的“挺进”等为主,组织了多次 300余人的反对夺权示威大游行,与“红总指”夺权游行相抗衡,发生了打人,有的手脸被划破了皮,有的被挤倒在路沟里,弄得满身泥巴。但没有发生较大的武力冲突或伤亡事件。
“红总指”于夺权成功的同时,成立了县革委筹委会。后呈报省革委批准,1967年六月十七日,饶河县革命委会正式成立,召开了庆祝大会。解放军、革命派、工农群众 2 000余人在县革命委员会院内,举行庆祝。饶河县革命委员会组织机构有16名委员。主任:董守玉;副主任:王兰先。革委会下设四委一办:
政治委员会:主任白俊岭;副主任王德纯、周振富
生产委员会:副主任许昌郁、王致太
群众委员会:(当时未任正副主任)
武装委员会:主任林必柱;副主任陈群
办公室:主任卢凤林
在此期间,正值夏锄大忙之季,由地区组织备县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传经送宝团,几次来县开数百人大会讲用,如何学好“老三篇”,一时互相争购、争戴毛主席像章为礼品,视为最大荣幸。
接着,各局、科、事企业及各公社革命委员会先后建立,革委会均选拔所谓革命造反派或站出来的革命干部充任。另一部分被夺了权的干部或靠边站的人员,分别由县革委会大系统办学习班,实际是组织劳动队,参加修路、割大豆、水稻等。
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1967年及1968年提出开展“忠”字化运动,无限“忠”于毛主席,社会上人人学跳“忠”字舞,处处悬挂毛主席像,每人各备一本由林彪授意编选的《毛主席语录》(名谓“红宝书”)。凡开会必唱语录歌,而后每人用右手举起“红宝书”,上下挥动齐念道:敬祝伟大的统帅、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同时,挥动语录念道:“敬祝毛主席最亲密的战友林副统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接着便翻开《毛主席语录》挑选与会议有关联,具有指导意义的节段,进行集体朗诵后,方可进入正式议题。
食堂开饭,或家庭早午晚餐,也要进行所谓的“三敬三祝”。
每次电台播发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全体民众干部连夜集会收听,而后印发全城,灯笼火把、敲锣打鼓庆祝,而后开会进行学习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