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广播

第二节 广播



                 第二节 广  播
  本县广播事业,肇自1953年末。其时经省督理,由虎林县广播站派人协助,于县文化馆内设广播室。初只在县城内架设一道广播线路,各区村借用电话线播送新闻,每日早晚二次,由邮电局开闭闸。广播室设一名广播员和一名执机员。设备有长春生产之50瓦(特)扩音器一个,15张唱片,80只收听喇叭,一台苏制波罗的海牌收音机。1957年初,广播室从文化馆析出,正式建立广播站。设站长兼编辑一人,广播员一人,执机二人,线务一人。在县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除了转播中央及省电台节目外,并自办县内节目15分钟。至1957年末,全县广播成网。1958年末,建小佳河乡分站。后合并八五九农场时撤销,县广播站改为农场广播站。播放节目与前同,唯自办节目及播放范围扩展至全县及农场。
  1962年场社分开,广播站划归饶河区领导。1964年一月原八五九农场,改为饶河农垦分局,下领饶河、胜利、八五九三个农场,分别自建小型广播站。区广播站为区宣传部属下之股级单位。1964年10月,恢复饶河县建制,升县站,1965年,设广播事业科与县广播站合署办公。1967年,“文革”动乱中,撤销广播事业科,改为县革委会政治部属下之广播站,仍为科级,1970年以降,恢复广播事业科。领导全县广播事业。
  1968年,重建小佳河广播分站。1969年,设西丰、东安镇广播分站。1970年撤销东安镇建制,移交八五九农场,东安镇广播分站同时撤销。1971年,建永乐分站。1976年,分别建大佳河、山里、芦源、三人班、大通河分站。至1984年,广播站升局、站升电台。至此,全县二镇九乡普遍建有广播站(五林洞乡,1985年恢复,广播站属林场自建)。乡(镇)广播站,除播放中央及省、县节目外,每天自办节目15分钟。每站8~4人。全县(不包括农场森工)广播系统共有职工98人。县广播局属下设有人事政工股、技术事业股、编辑部、无线电转播台、广播服务部、电视转播台等。1983 年秋,安装广播对讲设备,至1984年,全县有线广播输出功率为500——1 000瓦特。录放音设备已及臻完, 可按时转播中央电台及省电台节目,播放自办节目。形成以县站为中心、乡站为基础、以专线传输为主之全县性之有线广播网。能及时地宣传党与国家之各项方针政策法令,宣传科学,宣传各方面知识,为四化建设不可稍缺之力量。
  1977年,建成无线转播台一座,功率为 10千瓦特,其中中央转播台一座,1千瓦特之省转播台一座。至1985年,全县九乡二镇,加五个国营农场,八个森工林场,共有广播喇叭21 000多只。农场及森工均自建有广播站(室),转播中央、省、市及本系统之自办节目。实现广播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