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畜禽疫病与防治
第三节 畜禽疫病与防治
第三节 畜禽疫病与防治
本县设治以来,迄无公办兽医院所。畜禽疫病,仅靠民间土法医治或稍有通《牛马剂疗》者诊之。所医多浅显病症,如马之结症 (即肠梗阻),牛之腹胀,猪之体温升高(俗误为“黑牙风”),鸡之泻痢等,略可治之。对牛马时疫,多指为 “孤眼”。以刀割眼睑内膜,使之出血即愈,然不悉医理,仅以相传为术焉。凡传染性疾病,如马炭疽、牛口蹄疫、牛瘟、猪丹毒等,率无疗方,少数靠骟猪马为业者,亦常在民间充当兽医医疾治病。
伪满洲国时期,日伪驻军,有随军兽医,尚通达兽医原理,进行科学治疗。但对民间,并不涉及。无补于本县畜牧兽医事业。
兹将本县牛、马、猪等染患各种主要疫病情况附记如下:
一、民国三十五年一至四月,富锦县商贩运入本县大批牛肉(因患口蹄疫而死亡之牛),引起全县耕牛口蹄疫传染病,共死牛728头,占全县总牛头数的百分之六十。
二、1950年以来,县内马患鼻疽病者十数匹,1952年经兽医治疗及处理,1953年后,基本绝迹。至 1965~1970年以还,旋从省西部及中部地区买进100余匹马,有鼻疽病,未经检疫,引入境内,引起蔓延。经县畜牧兽医部门紧急隔离治疗及枪杀处置,基本消除。
三、1975年,饶河镇社员从集贤私购二匹传贫马,引入本县,致将该疫传布县境。虽经治疗处置,仍无能彻底绝除。
四、1977年六——七月,西林子公社猪染患疸毒,以产仔母猪及肥猪为最严重,死亡大小猪200余头。
五、本县鸡瘟经常发生,春四月,秋九月,为发病期,以居民密集之村屯及饶河镇内为严重,林区小村住宅稀疏者常得免。每一两年发病一次。虽经防疫注射,仍未能彻底绝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