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蜂蜜产量及王浆蜜加工

第三节 蜂蜜产量及王浆蜜加工



               第三节 蜂蜜产量及王浆蜜加工
  本县自民国十八年改成卧式长方形蜂箱之后,保暖较好,易壮群,利繁殖,且蜜产量较高。正常年景,早春柳花蜜,箱可产20~30市斤。初夏,山丁子、槭(色)树、茶条槭、山桃、黄檗蜜季,箱可收蜜30~50市斤。夏季椴蜜及同期之蚊子草、唐松草蜜,箱可收100~250斤。秋草花蜜及胡枝子蜜季,箱可产30~50斤。毛水苏为特种蜜源,箱产 200斤以上(见前)。因各年雨量气候阴晴变化之不同,大多不能全丰,非此丰彼歉,便是此歉彼丰。早春多因气温低而多雨,柳条蜜即告歉;盛夏淫雨,或特早,或虫害,则椴蜜亦因之减产;秋时多雨,气温低,则蜜自绝产。依据本县长期养蜂经验,每箱蜜蜂,三季平均产蜜 70斤以上者为小收;箱年产120斤以上者为中收;箱产200斤以上者为大收;箱产300斤以上者为特收。
  本县蜂箱体式,自七一卜年代以还,因蜜源之缩减,固守一地养蜂,已不适应,故流动饲养,追花夺蜜,已成规律。率因卧式长蜂箱,搬动困难,遂乃逐渐改行国内通常装10脾挂之方箱。箱板,亦因红松日益短缺,自六十年代起始已改用杨木蜂箱。
  根据国际上对于蜂王浆之应用,本县自1963年,即经农业技术员马忠杰试采成功。1973年,正式建王浆厂,年收蜂王 浆50~100余斤,分别制成王浆蜜酒、口服王浆粉,并首创王浆蜜。1975年,参加广州交易会,产品远销美国及欧洲。1980年以还,该产品国际市场滞销,加以蜂群日减,蜜产歉收,该厂遂于1985年转产饮料。
  1984年,根据国际对于养蜂副产物——花粉粒之提取及临床应用,证明该品为老年滋补强壮剂。本县少数蜂场,亦开始于巢门放置小铁圃,进行提取。然销路不大。未大批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