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鱼产加工 第三节 鱼产加工
本县鱼产量,以大吗哈鱼为大宗,加工方法,率以刳制鱼皮子,加盐装桶外运。桶为红松木板制成鼓形,上下加三道铁箍之大圆桶,每桶可盛装190~220尾。亦有盐渍后,用清水洗净晒成千鱼。此种加工方法费工,且干湿度难以稳定。过干则减量,过湿不便存放。只限家庭自食,故商品鱼多不采用。刳制大吗哈鱼,率以长形杀猪刀脊剖,两侧各
一刀口,加盐。腹剖,则脊肉丰厚,不宜入盐,易臭,故不取焉。
大吗哈鱼籽,为高级滋补食品。加工方法,以粗平筛搓之,使胎盘破,则籽出焉,顺筛空落于桶内,然后以饱和盐水放入木桶搅之,经 8~12小时取出,置平筛上,渗出盐水汁液入木制鼓形小桶,装入自细布包裹内,盛满,封木桶盖。每桶100 斤。七十年代以还,大吗哈鱼产量大减,无须加工,已自销空。唯东安镇尚留一小加工工棚,年腌大吗哈鱼不过2 000~3 000尾,余除自销外,1983年以来,悉用冷库储藏,以便待价而沽。六十年代以前,刳鱼率皆在江边水中木排上进行,鱼汛期,彻夜灯火不熄,自宵达旦,犹恐加工不逮,延误时间而变质。
鲤、鲫、狗鱼,皆以直食为主,冬季冷冻储藏,便利运输。本地有食生鱼之习惯,盖由土著瓦尔喀及赫哲人食生鱼演化而来,唯加调制而已。其调制之方法:将鱼皮剥除,专剔取二肋肌肉,以刀切成条状,加醋渍之,肉成卷曲状时,然后放入菜丝、葱花、鲜姜、辣椒油、盐末即食之,其特点是唯得酸辣二味为绝妙。七十年代末期,四排赫哲族中,旋创食冰冻鱼花(片)之法。即取冻狗鱼剥其外皮,以铁刨削取薄片,然后趁冻加蒜泥蘸食,味绝佳。
本地冬季所捞冻鲫,皆不除内脏,唯于右前鳃处,趁冻切口,将胆剔出,即可下锅清炖,鲜美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