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室内盆花 第三节 室内盆花
本县居民素务农事,无闲情逸致栽花植草,民国及伪满洲国时期,唯商号及官吏门庭时植少量盆花。土地改革以还,居民生产尤忙,兼住室狭陋,养花者寥寥无几。1979年实行开放政策后,生产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住舍条件改善,来自全国各地商人贩入大量花卉品种,民众养花情趣盛极一时。兹择其主要者志述如下:
朱顶兰 百合科,多年生草木,俗名大叶兰。原产南美,我国栽培已久,世纪初本县即有栽培。一年二开,三月及八月。
春兰 兰科,兰花正品之一种。叶似韭,花单生,漏斗状,粉红色,裂片六,芳香,花期七、八月。
芦荟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俗名龙爪。叶肥厚肉质,边缘带锯齿,总状花序,长筒状花,黄色或带红色斑点。原产我国南方,入药能止血。
倒挂金构 柳叶菜科,常绿小灌木,即灯笼花。本世纪初即有栽培。
月季 蔷薇科,小灌木。花色多样,花可作玫瑰,并可提取芳香油。
月季梅 蔷薇科。似月季而叶小花繁。
吊兰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花白色六裂片,类似春兰。
豆瓣绿 胡椒科,又名豆瓣青。肉质,常绿灌木。六十年代引入。
玉簪 百合科。叶基生卵形至心形,有叶柄,花长筒喇叭形,裂片六,奇香。本县1956年引植。
风雨花 石蒜科,多年生草本,即俗名小叶兰。叶光滑似韭,根如小蒜,筒状花粉红色,裂片六。本县三十年代即有栽培。
晚香玉 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茎生叶条形,花白色筒状六裂。原产墨西哥,本县六十年代始有引栽。
文竹 百合科。茎直立,叶条形,轮环生,下垂。
万年青 百合科。叶大型披针形,花球状,淡黄色或褐红色。本县时有栽植。
天竺葵
牛儿苗科,土名绣球花。茎肉质,多分枝,叶互生心脏形,有鱼腥气。花红色聚生。原产非洲。终年开花。
香叶天竺葵
牛儿苗科,俗名蝴蝶花。单花具紫红白三色。原产非洲,本县1978年始引植。
旱金莲 旱金莲科,攀援植物。叶似荷叶而小,花黄色腋生。原产南美,本县1962年始引植。
四季海棠 秋海棠科。肉质草本,俗名玻璃翠。原产巴西,本县三十年代即栽培。
裂叶秋海棠 秋海棠科,叶片宽卵形有5~7线裂,叶背淡绿紫色,花同四季海棠。原产南方森林阴湿地,本县七十年代始有栽培。
木槿 锦葵科,灌木,俗名木菊。花有红白黄紫诸种。原产南方,本县1977年始引种。
朱槿 锦葵科,又名扶桑,灌木。花类木槿。原生南方,本县1970年引植。
美人蕉 美人蕉科,多年生草本。叶卵状长椭圆形,叶根有鞘,总状花序,花色多样。本县七十年代以降时有栽培。
仙人掌 仙人掌科。肉质茎叶被针刺,每束三针,花筒状黄色或白色。原产热带,本县三十年代即有栽培。
仙人球 仙人掌科。肉质球状体,被针刺,花同仙人掌。
仙人剑 仙人掌科。肉质剑叶肥厚,遍体被针刺。花筒状红色。余同前。
仙人带 仙人掌科。肉质带状叶有分枝,遍体被针刺,花筒状粉红色。余同前。
蟹爪兰 仙人掌科,肉质植物。茎叶如蟹之节肢故名。花筒状粉红色,花期二、三月。五十年代始引植。
昙花 仙人掌科。肉质植物,灌木状,高可达2~3米,叶长矩圆形边缘波状,花单生,纯白色,近似白莲,花瓣多层,夜间开放,数小时即萎谢。故云:“昙花一现”是也。原产美洲,本县1964年始引植。
君子兰 百合科。叶剑形肥厚,花金红色簇生。本县八十年代始栽培。
茉莉花 木樨科,灌木。花白色,富清香,可熏茶。本县六十年代始引植。
绣球 虎耳草科,又名八仙花,灌木,俗名老来变。叶似苏而肥厚,表面锉糙,花四瓣聚生成球,初为绿色,渐变粉色紫色白色而谢落。1964年始引植。
天门冬 百合科,俗名贵州云竹。本县1985年栽培。
攀缘云竹 百合科,俗名云竹,常绿藤本,盘旋似绿云故名。本县1970年始引植。
马蹄莲 天南星科。叶心脏形,花白色,卷喇叭形。
水凤仙 凤仙花科。叶似凤仙,花红色六瓣。八十年代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