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七、侯文彩

七、侯文彩



  侯文彩者,山东文登人,清光绪十六年(1990)生。父早逝,母常无能为炊,年十四即鬻力为生。未几,母丧,后随里人流寓海参崴。初入煤窑,再至金沟,时值俄国国内战争,连年饥馑,乃潜越回国至本县关门嘴子地方。初寄居族兄侯文光处,后自耕。以其赋性豪爽粗直,友群怀众,不以锱铢较也。年许,众推为十家长。曾力抵劫盗,为民除害,皆誉之。三年后,推举至关门嘴子百家长(即保长)。历三载,民国十八年,前县保安大队长李广堂自殉,经县署保举,侯乃代之。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未几,东北全境相继沦陷。伪大同元年秋,本县已承命接受日本统辖。翌年春,虎林县高玉山起事,函请与本县联合抗日,共赴国难,时县长刘鸿谟踌躇无措,遂聚保安队长,商农二会会长及科局长等凡十数人计议。商农二会,少数科局长有爱国之思愿与之合作,然不握实权,无能为力。时问计于侯,侯实一粗俗野夫,胸无国志,唯农商二会会长之意是从,曰:“现已筹迎日本大员,如再同高玉山结盟,定是凶多吉少”,遂决意拒之。旋传渝各区保安队聚议阻击之策,城内调集 500人,连夜构筑土城墙,挖堑壕工事,七日乃成。四月初,高率 2 000余人分编成一、二、三旅,另有武术旅五百余众,相继开往本县,分驻四合顶子(今石场东北沟)、大带河、三义屯等地,以成压境之势。时县长刘鸿谟秉承商农二会意旨,拒绝开城,并备以米、面、猪肉、鸦片赍赂之,高乃退。旋无去处,适黑河镇守使马占山部下十二团臧敬之以下六百人众相助,于五月十二日,凡三千余众,兵分四路攻城。时县保安队属下小佳河保安队长苑福堂150人,小南河保安队队长孟广林率 50多人,大带河保安队长龚金城率120人,腰房子(今永幸)、七里钦(五林洞)保安队队长王德邦率 60余人,分守城北门、西南门及南山,县保安大队长侯文彩亲率 200多人守西门。奈寡不敌众,侯正指挥全城狙击,不意头部中弹,当场毙命。苑、孟、龚、王各路,见西门已陷,无以坚守,遂各率队突围而退。时年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