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于坤阳
十三、于坤阳
于坤阳,山东文登人。民国十三年(1924)生。父辈流徙东土居挠力口,14岁而孤。16岁母亡。兄弟三人,褴褛无以蔽体,常拾贝捉鱼以为食。伪康德七年(1940)冬,兄拖爬犁至南通岛樵采,归时已暮,遇暴风雪迷途,误入苏境,被苏边防军劫持而去,后发往里海边区。于遂以与三弟、姊三人相依为命。因体雄健,有臂力,能撑船,习渔事,且有大水性,能潜水行50米。伪康德十年应征伪国兵,发往南满及入关至河北唐山一带。东北光复后始归。续以渔为业。有宋氏女妻之。土改后,恒以世贫而视为基本群众。初任互助组长、村长职,1956年任东安渔农高级社主任。多谋善断,每亲临一线,为公事竟忘之家业。晨起而走,终日劳碌,至夜开会理公事,必待深夜始得归焉。时于汜汉矶处挡有渔梁子一处,十月寒秋,常一人潜水察箔。寒砭肌骨,不曾言苦。每春时栽梁柱,悬吊锤及竖箔等务,必亲临阵地操作,不曾稍忽,因鱼大获之矣。1956年十二月率捕鱼队员于挠力河之北大湾子,一网竟捕得六万余厅鲫鱼,捕捞大吗哈鱼只船一季捕到二千余尾,收入居县之冠。为县内捕鱼业之魁首。多次当选县劳动模范及县人民代表,每因其兄旅居异邦及服役伪军为嫌而未能加入共产党。1959年与八五九农场合并后,任东安渔业队队长。1964年仍因社会关系之嫌而令迁之小根菜嘴子渔梁,拒往,上乃恚之,遂撤其职。1968年春竟以“图谋投修集团”罪入狱,倍受折磨,历时七月,珍宝岛事件后内迁至桦南县曙光农场,与妻、子别居三地,苦不堪言,几度上诉而无以理焉。1969年始得平反,然体衰年迈,欲返故地不能,终沦落于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