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61
1958-1961
1958年
一月九日,开始精简机构,首批下放干部154名。
一月二十九日,省将我县的悅来、苏家店、孟家岗、丰年、中安、乌龙、新城、东林等 8个乡(镇)划归桦川县。
二月十三日,召开第二届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十年发展规划。
二月二十三日,整风和反右斗争结束,全县划出“右派分子”72名,占参加运动总人数2.94%。
三月二十日,全县下放职工工作结束,共下放职工1,366名。
三月二十九日,我县将24个乡(镇),合并为工5个乡(镇)。
四月一日,集贤镇三门于屯依万增家失火,受害75户,损失达50万元。
四月六日,机构精简工作结束,精简职工干部1,370人,撤销机构72个。
五月十五日,召开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七月,“大跃进”开始。
八月,大办民兵师。
八月二十日,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将15个乡(镇)建成7个人民公社,3个畜牧场。
八月,全县抽调15,000人大炼钢铁。
十月,“大跃进”步入高潮,先锋等10座水库破土动工。
农村大搞“深翻地”。
十月,大搞“食堂化”。
十一月五日,三道岗、七星、友邻,友谊等四个乡及兴隆乡之兴荣、兴太、丰原 3个作业区划归友谊农场。
1959年
一月十四日,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集贤县第一届委员会。
二月二十二日,省委书记杨易辰参加中共集贤县第二届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并在会上讲话。
三月二十四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解决“一平二调三收款。问题,实行三级所有、三级管理、三级核算,并通过《巩固和提高人民公社的六项问题的规定(草案)》。
九月,根据中央特赦令,本县释放一批已改恶从善之在押蒋伪战争罪犯、反革命犯和刑事犯罪分子。
九月,开始进行党内“反右倾机会主义”运动。
是年,腰屯公社划归二九一农场,兴安公社划归笔架山农场。
1960年
一月,农村开始整党整社,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一月二十七日(除夕夜),国民党飞机潜入笔架山、丰乐、太平等山区空投反动传单、宣传品。
二月一日,集贤县制撤销,划归双鸭山市辖,集贤变为双市郊区,成立郊区党委和郊区办事处。
是年秋,严重涝灾,低温冷害,农作物减产五成。
是年,城乡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实行“低标准、瓜菜代”,大搞“代食品”活动。
1961年
一月二十二日,中共双鸭山市委发出《关于纠正“一平二调”处理退赔问题方案》的通知。
八月二十六日,郊区党委召开四级干部会,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发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六十条”和省委关于退赔的规定。
秋,成立农村整党整社领导小组,整党整社工作开始:
是年,发生有感地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