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贫下中农协会
第五节 贫下中农协会
第五节 贫下中农协会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普遍建立贫下中农协会的指示,1965年 3月,我县建立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全县九个公社,143个生产大队,493个生产小队,都建立了贫协组织。共发展会员47,190人,选出贫协干部4,140人,其中妇女824人。
1966年 1月10日,召开了县第一届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出席会议代表361人。刘勇(县委书记) 代表县委作了题为《为在五年内我县农业上“纲要”、到“黄河”而奋斗》的报告。选举刘勇为贫协主席,栾凤刚、徐连生、张桂霞为副主席,委员35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6年 9月9日至9月13日,召开了第一次贫协代表会议,出席会议代表696人,选出委员29人,常委11人,主任盛志明,副主任马振富、孙万庆、冯福田。1968年2月28日至3月1日,召开了第二次代表会议,选出出席地区的贫协代表112人。出席省贫协会议代表10人。
1969年4月3日至10日,召开了县第二届贫下中农代表会议,纪淑珍(县革委会副主任)代表县革委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抓好总结经验和贯彻政策两件大事,搞好农村“斗、批、改”,以最优异的革命和生产成绩向九大献礼》的报告。会议选出委员33人,常委6人,主任:纪淑珍,副主任陈天德、徐连生、邓桂清、金桂芬、叶广坤。
1973年8月19日至23日,召开了县第三届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出席会议代表562人,选出常委17人,主任石景廉、副主任陈天德、叶广坤、张桂霞、王淑清,同时选出出席地区的贫代会代表69人,钟富明(当时为县委副书记、革委副主任)代表县委作了题为《在党的领导下,认真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充分发挥贫协组织的作用》的报告。这届代表会后,县委任命金恒臣为贫协副主任,不久,由李春林接任。
1976年8月15日8月18日,第四届贫代会与九次团代会、七次妇代会同时召开。贫协代表249人,选举主任:王江,副主任:张俊武、李广田、李秀琴;选出常委9人,委员29人。王江(县委副书记、革委副主任) 代表县委作了题为《在党的领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充分发挥贫下中农在建设大寨县中的主力军作用》的报告。1979年本县贫协组织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