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经济作物种植

第四节 经济作物种植



                 第四节 经济作物种植
  一、烤 烟
  1986年,宝清县烤烟种植开始推行地膜覆盖、刨埯栽培,行距1米,株距0.5米,保株1 333株的栽培方式,烤烟种植面积 2 426公顷,总产4 292吨,烤烟每公斤平均价格1.8元,烟农总收入782.9万元。1989年,烤烟种植面积创历史最高水平4 798公顷,总产 6 076吨,烤烟平均收购价格每公斤1.93元,烟农总收入 1 096.1万元。1990年,采用改良式地膜覆盖,即栽烟后立即扣膜。同年,开始施用烟草公司配制的复合肥。1993年,开始施用省烟草公司直拨的烟草专用肥。1995年,考烟主要品种是美国的G140、NC82、NC89,但因这些品种易感染杂花叶病、赤腥病和气候性斑点,因此逐步停止使用。当年,烤烟种植面积降至2 179公顷,总产3 918吨,烤烟每公斤平均收购价格增至6.20元,烟农总收入1 712万元。1996年,龙江85—(温德尔)K326早熟品种开始大面积推广。烤烟种植面积3 725公顷,总产5 427吨,烤烟每公斤平均收购价格达7.40元,烟农总收入 2 714万元。1998年,宝清县针对国家提出限制烤烟种植面积和市场连续 2年销路不畅的局面,提出“控制面积、合理布局,主攻质量,增加效益”的方针,调整种植面积。 2003年,改造刨埯机,达到了刨埯施肥一次性完成。 2004年,烤烟面积控制在年均2 080公顷。2005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1 936公顷,总产为4 259吨,年销烤烟4 064吨,烤烟每公斤平均收购价格7.76元,烟农总收入 3 068万元。烟草主产区为七星泡、七星河、青原、宝清镇、小城子等乡镇。同年,全县拥有深松起垄机30台,地膜覆盖机 540台,烟田除茬机10台,刨埯机150台,起垄夹肥、除茬、覆膜、刨埯实现了机械化。



            2000年8月,省烟草专家视察宝清标准化烟田
  二、甜 菜
  1986年,宝清县甜菜种植面积718公顷,甜菜单产19.1吨,年总产 13 695吨,甜菜总收入300万元。1990年,甜菜种植面积6 018公顷,单产22. 9吨,总产138 434吨,甜菜总收入920.6万元。1997年,甜菜种植面积降至931公顷。1999年甜菜种植面积降到6 339公顷。2000年,甜菜种植面积5 262公顷,单产14.9吨,总产78 400吨,甜菜总收入2 605万元。2005年,全县甜菜种植面积1 915公顷,单产创历史新高,单产31.5吨,总产46 842吨,甜菜总收入1 962万元。
  三、白瓜(南瓜)
  20世纪初,宝清县农民零星种植白瓜。50年代白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不仅吃瓜肉,还留一些种子,多余的除年节炒吃外还外卖。60年代,白瓜种植户越来越多,随着种植技术的更新,产量不断提高,白瓜籽外销量不断增加。1960年 6月,全国白瓜籽生产现场会议在黑龙江省密山县开幕,在宝清县闭幕。宝清县在全国白瓜籽生产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当时,宝清白瓜籽出口销量占全国白瓜籽销量的第二位。70年代,全县开始规模种植。
  1986~1990年,全县白瓜种植面积在百公顷左右。20世纪90年代末,宝清县政府引导农民把白瓜生产作为产业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96年,国家供销联社命名宝清白瓜籽为“宝清大白板”。1998年,宝清县白瓜种植面积2 006公顷,单产1.6吨。总产 2 971吨;同年,白瓜籽瓤分离机在宝清问世。1999年,县政府把白瓜列入绿色有机食品来抓,种植面积增至7 359公顷;年产10 600吨;同年,白瓜籽仁分离机成功投入使用,提高了白瓜籽加工效率。
  2000年,宝清县被中国食品协会命名为“中国宝清‘大白板’南瓜系列产品生产之乡”。2002年,宝清白瓜籽获国际粮油贸易组织“中国驰名奖牌”。白瓜种植面积突破 1万公顷。同年,成立宝清县白瓜研究所,进行宝清大白板种子提纯扶壮和种子专业化生产。2003年宝清县白瓜出口额2.14万美元。
  2004年,宝清县承担省白瓜丰收计划5 333.3公顷,实际完成7 200公顷,全县7个乡镇115个村屯种植。
  2005年,宝清县承担省白瓜丰收计划5 666.7公顷,实际白瓜种植面积 11 610公顷,单产1.37吨,年产15 949吨。有种植白瓜专业村28个,其中,七星泡镇9个、龙头镇 10个、小城子镇3个、夹信子镇2个、尖山子乡1个、朝阳乡3个。种植面积在3.33公顷以上的种植大户 100多户。宝清县有白瓜籽购销专业户92户、加工专业户24户,其中加工生产能力在 500吨以上的企业12户。同年仅剥仁一项就达12 300吨,直接经济效益 14 790万元,相关运输间接收入5 000万元。
  宝清绝大部分白瓜籽以初级品原料外销,基本处于卖方市场,一部分销至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炒货市场,如天津的静海、山东的淄博、广东的新会、湖北的武汉、湖南的长沙、浙江的黄岩等地。白瓜籽仁销至大连、天津、青岛等地和中国粮油贸易公司;精选后销至上海三明公司、台丰公司、安徽小刘公司等;部分远销欧美和台湾的谢氏、左氏、郑氏和王氏四大集团公司。随着白瓜种植面积和购销规模的不断扩大,宝清县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白瓜流通集散基地,除全县自产白瓜16 816吨外,还吸引了周边市县、农场。虎林,饶河、集贤、七台河、密山、桦南、桦川、林口、鸡西、建三江、宁安、牡丹江、尚志等地的农户、商家纷纷集散到宝清。据统计,宝清县年销售白瓜籽达7万吨,约占全国销售总数的34%左右,居全省首位。
  宝清县白瓜品种大部分是 “宝清大白板”还有“东农1号”、“桦南无杈”。宝清县白瓜籽以丰产性好、洁籽率高、色白籽大、籽粒饱满而闻名。宝清白瓜被中国地理标志评审委员会确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开始对宝清县大白板白瓜籽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当年,宝清县获省白瓜丰收计划三等奖。
  四、红小豆
  1986年,宝清县种植红小豆466.67公顷,单产1.575吨,总产735吨;同年,红小豆被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宝青红”。1996年,种植红小豆553公顷,单产1.782吨,总产 985吨。1999年,种植红小豆1 225公顷,单产 1.474吨,总产1 806吨。2000年,承担省级红小豆丰收计划推广面积6 666.7公顷,单产 2.12吨,获省红小豆丰收计划二等奖。同年,宝清县为吉太集团提供优质红小豆 6 000吨。当年,宝清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红小豆系列产品生产之乡”。2001年,承担省丰收计划 6 666.7公顷,单产2.15吨,获省丰收计划一等奖。由于生产的红小豆品质优良被评为黑龙江省十大知名品牌之一。广州国际农业博览会授予“宝青红”红小豆 “中国驰名产品”称号。2004年,种植红小豆 3 761公顷,单产1.623吨,总产6 104吨,但由于国际市场小,受市场制约性强,宝清县红小豆只打品牌,未成规 模。2005年,宝清红小豆被列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年,龙头、小城子、夹信子、朝阳、七星泡等乡镇采取红小豆与玉米间种,全县种植面积2 666.6公顷,总产量5 333.3吨。
  五、蔬 菜
  1986年,宝清县蔬菜种植分大田种植、庭院种植,大田种植以白菜、萝卜、毛葱、胡萝卜、大头菜(卷心菜、圆白菜、甘蓝)、大葱为主,庭院种植以茄子、黄瓜、豆角、西红柿、青椒、白露葱、韭菜、大蒜、芹菜、鬼子姜(洋姜)、芥菜、人头菜为主,迎季种植菠菜、生菜、水萝卜、香菜、小白菜,蔬菜年产量144 381吨。1987年,蔬菜年产量 58 551吨。1989年,合作村引进新品种 20余种。1992年,将浦公英(婆婆丁)引入棚室生产。1993年,蔬菜年产量172 733吨,2003年,蔬菜年产量 256 705吨。2005年,宝清县蔬菜新增品种油菜、茼蒿、西兰花、茴香、莴笋等。同年,宝清县由于外进蔬菜增多,种植面积减半,蔬菜年产量只有73 595吨。
  六、其它经济作物
  1986年,宝清县其它经济作物有向日葵、线麻、亚麻、青麻、黄麻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765.67公顷,单产1.2吨,总产924吨。麻类作物种植面积 1 211.9公顷,其中,亚麻种植面积1 208.2公顷,总产1 580吨。1996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623公顷,单产1.83吨,总产1 137吨。其中向日葵种植面积490公顷,其它133公顷。甜叶菊、甜葫芦、万寿菊、紫草也有种植,麻类无种植。2000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 230公顷,单产1.35吨,总产 12 471吨。2005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2 795公顷,单产1.4吨,总产18 207吨;亚麻种植面积2公顷,单产 5吨,总产10吨;万寿菊大面积种植,其它零星种植。
             1986~2005年宝清县主要经济作物统计表
  表6—10                            单位:公顷、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