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兵工作 第三节 民兵工作
一、民兵组织
1986年初,宝清县在编基干民兵10 300人,普通民兵20 700人;设 16个民兵连、187个基干民兵排。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战备要求,遵循中共中央关于民兵组织“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住重点,打好基础”的方针和军分区的具体要求,逐步压缩基干民兵的数量。年底,全县在编基干民兵6 300人,普通民兵 24 700人。1991年,根据新颁布的《民兵工作条例》和军分区的部署,将基干民兵调整到 7 600人。1992~1996年,贯彻落实中办发〔1992〕13号文件精神,重点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制定了民兵基层建设五年规划。全县民兵总人数 2.3万人,其中普通民兵2万人,基干民兵3 000人。1997年,根据〔1997〕参联字 2号文件《关于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意见》,为加强民兵 “三队一网”(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对口专业分队和民兵信息网)建设,宝清县成立1个民兵应急分队,共129人, 一、二、三排分别编在宝清镇、夹信子镇和七星泡镇,队长由县人武部军事科科长担任。同时,成立1个130人的专业技术分队、1个112人的对口专业分队、1个信息站,4个信息点15人。1998年,宝清县人武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地区民兵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调整民兵组织布局、改革编组方式上立足“二个发展”、“五个多编” (即:由单一农村编组向城镇编组发展,由偏远地区向交通主干线发展;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多编,科技含量高的单位多编,领导重视武装工作的单位多编,党组织健全的单位多编,民营科技企业多编)。经过整组, 民兵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宝清县基干民兵调整为3 000人,普通民兵为7 600人。基干民兵中退伍军人占56%,专业对口率达到73%,受训率达到9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 各类科技人员占38%。2000年,在民兵组织整顿中,实施科学编组,增加科技含量,加强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建设,完善应急分队装备。宝清县人民政府拨专款,购买头盔、盾牌、警棍各 125个。在民兵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农村民兵数量相对减少,民兵干部配备齐全,干部结构进一步的优化,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人员思想相对比较稳定,民兵工作活跃,各项任务得到落实,军分区将宝清县工作经验在双鸭山市推广。2005年,全县有民兵30 000人,其中普通民兵27 000人,基干民兵3 000人。设1个民兵团,10个乡镇设10个民兵连、145个民兵排。
 |
|
1992年,宝清县被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二、民兵训练
1986年,民兵军事训练由过去的以乡(镇)为单位的分散训练,改为集中到县人武部训练基地统一训练。训练按照 7:2:1的比例,安排军事科目、政治教育和学科技种田的训练时间。军事训练内容主要进行队列、射击、投弹和班进攻、班防御等战术训练,通信兵主要进行收发报等训练。在做好民兵正常训练工作的基础上,县人武部还在民兵骨干中开展 “三会两能”(会讲、会做、会教;能组织民兵训练、能带领民兵执行作战任务)和“五手”(特等射手、投弹能手、全能炮手、打坦克能手、技术能手)训练活动。通过各级选拔,全县有120名民兵骨干达到“三会两能”的标准,评比出“五手”50名。1997年,重点突出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对口专业分队和民兵信息网训练, 训练方式仍采取县人武部统一集中训练, 训练内容严格按照《民兵军事训练大纲》要求,主要进行队列、射击、投弹、地雷、爆破、兵种知识、“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知识,单兵战术、班战术等科目的训练。1998年 8月,为提高基层干部做好武装工作的能力,县人武部组织全县专武干部和民兵连长进行了军事训练。2000年,训练内容增加了警棍、盾牌操等项目。2001~2004年,分别对民兵应急分队、技术分队和专业对口分队进行集中训练,经省军区和双鸭山军分区考核,各科目训练成绩均在良好以上。2005年,进行民兵军事训练80天,其中训练汽车运输分队15天、军械维修分队25天、民兵干部培训25天、应急分队15天。年终对应急分队125人进行考核,及格率100%。
2005年,宝清县民兵应急分队进行训练
三、国防教育
1986年,宝清县国防教育以《国防知识》为教材,在全县开展国家与国防的关系、中国国防的历史与现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未来战争特点及战争动员等专题教育,同时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县人武部组织县属初、高中学新生军训,并在第一高级中学建立国防教育基地。基干民兵国防教育主要在军事训练中进行,普通民兵主要结合征兵、整组和重大节日等活动进行教育。1989年,宝清县成立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正副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和县人武部领导担任,在县人武部设国防教育办公室。同年 6月,在尖山子乡召开了以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现场会,在全县推广尖山子乡国防教育经验。佳木斯市军分区在全区转发了尖山子乡的经验材料。1996年,按照“‘六个四’规划”的要求对民兵进行国防教育,重点开展党的路线和爱国主义、民兵性质任务、战备形势、政策法规等四方面教育,突出对专武干部、民兵干部、基干民兵和民兵应急分队等四个教育重点对象开展教育,把握整组点验、军事训练、征兵和节日活动等四个教育时机实施教育,做到与全民教育、工青妇活动、企业职工培训、干部会议等四个结合,利用各级党校、农村广播站、青年民兵之家、报刊电台电视等四个教育阵地,建立县委实施统一领导、人武部编写教材制定方案、基层武装部抓好试点、民兵连组织教育等四级责任制。民兵政治教育达到人员、内容、时间和效果四落实。1999年,对民兵进行民兵工作改革教育,广泛开展“三五”普法教育活动,增强民兵对《国防法》、《兵役法》的认识。2000年,在全县开展了认真学习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民兵的性质、任务教育等工作。组织民兵参加了双鸭山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妇联、军分区政治部和电视台举办的“世纪杯”国防知识竞赛。县人武部下发国防知识试题 5 000份,各基层武装部积极组织民兵答题,收回答卷 4 800份。通过国防知识竞赛活动,增强了广大民兵和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2001年,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学习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文献,使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和推进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2003年,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2005年,开展民兵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和任务教育,民兵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性的教育,党指挥枪和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教育。在民兵党员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民兵党员在国防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抢险救灾
1986年,县人武部在各乡镇武装部和县城各单位民兵整组时,组建民兵应急分队,以应对各项急、难、险、重任务。1989年,宝清县发生虫灾,宝清县人武部立即组织民兵为部队宝清籍战士家属捐款、购买农药灭虫、铲地犁田,受到佳木斯市军分区及广大人民群众赞扬。1991年7月,宝清县突降大暴雨,宝石河、七星河、大小挠力河洪水猛涨,4条河流泻洪区一片汪洋,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县人武部立即向全县各级民兵组织发布抗洪抢险动员令,号召广大民兵全力以赴参加防汛排涝斗争,组织 4条河流两岸的小城子、龙头、夹信子、朝阳、宝清镇、万金山、青原、七星泡、七星河、建平、尖山子、东升等12个乡镇民兵应急分队,由各乡镇武装部长或民兵连长带队, 7 000余名民兵战斗在河流两岸的险段地带,顶风冒雨,昼夜奋战,抢堵决口,抢修险段弱段,加固加高防洪大堤,保住了村庄和良田。1994年 8月上旬,挠力河洪峰过后,县人武部机关干部和建平乡民兵应急分队一起,共同奋战 3天,堵住了北兴村排干决口大堤。同年8月中下旬,县人武部组织全县民兵排内涝,共挖排水沟 15公里,维修水毁道路7公里,修桥3座,维修水毁房屋180间。2002年5月 4日,宝清县头道岗林场发生大火,林业局民兵应急分队和朝阳、龙头等乡的民兵急奔火场奋勇扑火,在大风狂刮的恶劣气象条件下,控制了火势的蔓延,保住了林场。县人武部组织民兵抢险救灾行动,均受到双鸭山市军分区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