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各类教育 第二节 各类教育
一、学前教育
1986年,全县共有幼儿园(班)102所,幼儿教师159名,保育员317名,幼儿入园数5 939名,其中,县直机关幼儿园有大小班7个,幼儿140名,保育员23名。1988年,成立宝清县幼儿教育中心,专门从事幼教工作。1990~1994年,施行国家教委颁发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县幼教中心把开展规范化幼儿园(班)建设做为重点工作,评定一类幼儿园(班)4所、二类 12所、三类81所、三类以上园(班)为40.4%, 达到了省市的要求。1997年,全县各类幼儿园根据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方针,分别开设数学、语文、常识、音乐、美术、体育、游戏等课程,保教人员负责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防止各种传染病发生。
2000年,全县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县镇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班均附属当地小学。全县有幼儿园(班)229所,其中,一类96所、二类37所、三类49所、等外47所。入园幼儿5 497人。有教师282名,其中学历高中及以上的 267人,占94%。2003年,有45年历史的县内唯一一所公办幼儿园——县直机关幼儿园解体。2005年,全县共有幼儿园(班)175所,其中,一类 72所、二类39所、三类39所、等外 25所,蓝天、博大、宏伟3所幼儿园被确定为县级示范幼儿园。城乡入园幼儿 4 648人,4~5周岁儿童入园率为85%,6周岁儿童入班率为100%。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
2000~2005年宝清县幼儿园(班)情况统计表
表19—1 单位:所、人
二、小学教育
1986年,宝清县有小学200所,在校学生39 500人;实行六年制教学,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自然;入学率98.7%。1990年,全县小学197所,在校学生36 892人。1995年,考试科目增加思想品德。1997年,进行学制改革,实行五年制教学。2000年,为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整了网点布局,小学精简到140所,在校生30 489人。当年,学制恢复为六年制。2001年,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综合(自然、思想品德、社会)。2005年,全县有小学97所,在校生22 129人。全县小学城乡入学半径达到省级标准;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毕业生合格率100%。
2002年,宝清县第一小学学生在上语音课
1986~2005年主要年份宝清县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19—2 单位:所、个、人、%
三、初中教育
(一)基本情况
1986年,宝清县拥有初级中学18所,其中,县办初级中学2所、县办完全中学1所,乡办初级中学15所;共有223个教学班 10 969名学生;入学率为93.21%,升学率为22.47%。初中实行三年制教学。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其中地理、生物在初二结业,每科各50分,计入中考成绩。1988年,新增 1所县办初级中学。全县初中在校生12 870人。1993年,新增1所乡办初级中学。全县初中共277个班,在校生12 502人。1995年,初中外语考试增加听力内容。2000年 8月,县内唯一一所完全中学——宝清县第一中学变为初级中学,宝清一中高中部归属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同年,县办初级中学4所,乡(镇)初级中学16所,在校生18 184人。2001年,初三毕业历史科考试成绩作为中考考察分。2005年,全县共有初中22所,其中,县办初中4所,乡办初中18所(含帽中5所);共有教学班 262个,在校生13 613人,全县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6%;学生入学率98.78%,升学率48%。体育成绩计入中考分。
1986~2005年宝清县初中情况统计表
表19—3 单位:所、个、人、%
续表19—3—1 单位:所、个、人、%
(二)“两基”工作
1986年,宝清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普及初等教育,农村教育机构设专人负责扫盲工作。 1990年,全县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青壮年文盲率降至3.5%。1996年4月27日,由白大林任组长的工作组代表省教委对宝清县的“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进行了初检。1997年 6月6~9日,由梁枫任组长的6人工作组受国家教委委托,代表省政府对宝清县的“两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宝清县被省政府授予“两基”工作先进县称号,并给予35万元奖励。2000年,通过了省市复检。2001年,宝清县被评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地区。2002年,宝清县被评为双鸭山市“两基”工作先进县。2005年,全县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有了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为98.8%,分别比 “九五”期间提高了3%和2%;小学辍学率为0.30%,初中辍学率为1.16%,分别比“九五”期间降低了0.70和2.34个百分点;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花园式校园——青原镇中学
四、普通高中教育
(一)基本情况
1986年,宝清县高中有实验中学和宝清一中高中部2处,28个班1 603名学生。2000年 8月,宝清一中高中部归属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 2001年,宝清县职业高中开始每年招收2个普通高中班,计100人。2005年,全县有普通高中2所,共有教学班 88个(含职教中心6个班),在校学生5 107人;普高专任教师23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68%。全县普高校舍面积 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各种教学设施完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1986~2005年宝清县普通高中学生情况统计表
表19—4 单位:所、个、人
(二)学校简介
1、宝清县第一高级中学
1986年,校名为宝清县实验中学。1991年3月,更名为宝清县高级中学。校舍占地面积40 000平方米,教学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6 700平方米。1992年,学校兴建了面积4 5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和食堂。2002年,建成建筑面积5 200平方米的实验楼。2004年6月,更名为宝清县第一高级中学。2005年12月,建筑面积2 800平方米新教学楼投入使用,学校总建筑面积达 19 000平方米。学校语音室、高档多媒体教室、阶梯电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电教室、多功能会议室、 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网络中心等教学设施齐全。学校有 41个教学班,学生2 400余人;教师148人,其中,有专任教师110人、省骨干教师5人、市骨干教师 7人、省教学能手2人、市教学能手25人。
花园式校园——宝清县第一高级中学
2、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
2000年8月,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建立。当年招收学生 427人,分为8个教学班(6理2文),借助职教中心教室、宿舍。专任教师 35人。2001年9月,第二高级中学教学楼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66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 832平方米,其中办公和教学楼 6 832平方米、综合实验楼6 000平方米、宿舍楼4 000平方米、体育馆1 000平方米、学生食堂1 000平方米。学校有运动小区9 000平方米。学校有64座位的高档语音室2间,64座位的高档多媒体教室2间,320座位的阶梯电教室1间,多媒体电教室2间,800座位的多功能会议厅 1个,教工活动室1个,理化生实验室5个,图书室、阅览室各1个。各办公室均配有高配置电脑,有校园网联入因特网。2001年,学校有学生1 173人,2002年1 640人,2003年1 960人,2004年2 249人。2005年,发展为41个教学班,学生2 407人。教师经连续3年在全县范围内招聘发展到 137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平均年龄34岁,平均教龄11年;省级骨干教师9人,市级骨干教师31人;高级教师35人,中级教师64人。
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
五、职业教育
(一)农业职业教育
1986年,万金山中学开设成衣制作、豆制品加工班。1987年,龙头中学实施“3+1”(即延长学制1年学习农业技术)的做法和朝阳中学的果菜栽培学习班等经验闻名全省。2002年,宝清县加大了农村初级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力度。县教育局在朝阳中学、宝清镇中学、青原镇中学进行了农村综合中学的试点。按照国家教育部、农业部和省教育厅、农委《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以农村教育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农村经济和社会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依据宝清县地理、气象及农业现状和县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在全县农村初中进行《农业实用技术汇编》、《植物保护》、《农户经营管理》的教学。2003年,在朝阳中学、宝清镇中学等12所学校建立了灰苏、水飞蓟等5个品种的药材基地 13.6公顷。2004年,在龙头镇中学建立了6.5公顷的大豆防风基地。 2005年,教育局对龙头中学、青原永红小学等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先进学校,给予了万余元的表彰奖励。
2005年,宝清县农广校举办家政服务培训班
(二)农业广播电视教育
1986~1998年,黑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宝清分校,每年招中专班50人。1999~2005年,宝清县农广校设立大专班,每年招大专班学员70人。学校设有农技推广、经营管理、农村财会、农业机械、畜牧兽医等5个专业。2000年6月,宝清县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在农广校挂牌。2004年4月,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教学任务。2005年,学校在校大专生162人,中专生126人。
(三)卫生职业教育
1986年,宝清县卫生学校由县卫生局主管。卫校占地面积2 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 600平方米。同年,县卫校与黑龙江省中医学校、黑龙江省农村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等 6所学校联合办学,设立成人本科、专科班,还设有国家统招中专班、在职进修培训班等;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 5个专业。生源主要来自县内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及在职人员。1987年,40名统招中专班学生毕业。1989年,卫校成立教研室、解剖室。1993年,在职进修医师班、护理班和乡村医生培训班的1 000余名学员结业。2000年,150名乡村医生培训班学员结业。2003年,卫校成立微机室、电教室。2005年,卫校有教职员工21人,其中,有讲师7人、助教6人、当年,成人本科班和专科班共毕业学员280名。
(四)粮食职业教育
1988~1993年,宝清县粮食职工学校与佳木斯粮食职工中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开办中专(托产)学历班,专业为粮食食品检验,每年招2个班,学员 80人;学生毕业证由佳木斯市粮食职工中专学校颁发,共毕业学员 460人。1994年停止招生,学校与粮油卫生监测站合并组建粮食科技开发公司。
(五)综合职业技术教育
1986年,宝清农业技术高中有教师12人,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 76人,开设农学专业。宝清职业高中有教师15人,学生总数120人,开设经营、财会、幼师等专业。1988年3月,为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农业技术高中与职业高中合并,成立了宝清县职业技术高中;有教师56人,学生348人,开设幼师、农学、计算机、财会等专业。1994年9月,县职业技术高中更名为宝清县综合职业技术中心学校。1997年,省教委批准成立宝清县农村成人中等专业学校,隶属县职教中心。2000年,职教中心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校。2001年,职教中心开始招收普通高中班,从此宝清职教中心成为一所集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成人中专、高职预科及短期培训为一体的多专业、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性职业学校。学校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的办学原则,坚持“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综合职业技术教育。1995~2005年,学校为地方、上级院校培养和输送了2万多名技能型人才,转移农村劳动力5 860人,培养下岗再就业人员3 000人,培训企事业单位人才2 000人,为宝清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宝清县职业技术中心学校汽车修理专业课
(六)专业职业技术教育
1986年,宝清县专业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县技工学校承担,县技工学校编制40名,学校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学校以计划招生统一分配为主。开设电工商品班,当年毕业学生 80人。1991年,学校开设家电维修、五金交电、制糖工艺、班组核算等4个专业,当年毕业学生 250人。1996年,技工学校由计划经济指导下的统一招生、统一分配转变为自主招生、推荐就业。学校被黑龙江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2002年 7月,学校与宝清县道路运输服务中心联合创办宝清县新兴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填补了宝清县无驾驶员培训学校的空白。2005年,学校设有8个教研室、6个实验室,有教职员工35人,其中,高级讲师 8人、讲师18人、技师8人。在校学生163人。1986~2005年,学校先后开设了农机修理、机械加工、电工商品、家电维修、财会与管理、班组核算、制糖工艺、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焊接工艺、畜牧兽医等20个专业。学校毕业生共2 955人,长短期培训学员11 983人。
1986~2005年宝清县技工学校毕业生统计表
表19—5 单位:人
续表19—5—1 单位:人
续表19—5—2 单位:人
六、成人教育
(一)农民业余教育
1986年,宝清县成人教育在农村是以扫除青壮年文盲和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为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县教委设立分管该项工作的机构配合县工农教育委员会工作,乡(镇)教育机构中有专人分管扫盲工作。当年,全县完成扫盲工作任务15%,1987年完成了20%,1988年完成了25%,1989年完成了20%。 1990年,全县青壮年文盲率为3.5%。1991年,全县有38%的村建立了农民夜校,七星泡镇、尖山子乡还成立了“农民夜大”。1992年,青壮年文盲率为3.2%。1995年,全县的扫盲工作和农民教育工作经省验收合格,并被评为省级先进县。在1997年“两基”验收时,全县青壮年文盲率为0.73%,达到国家要求标准。 2000~2005年,全县的农民教育,依托各乡(镇)、村,围绕农村、农民、农业所需,开展农学、林果、兽医、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二)成人高考与成人自考
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成人高考成人自考,是全县成人学历补偿和知识深造的一条重要途径。1999年,宝清县积极鼓励成人高考和自考,并对报考人员进行认真组织和辅导。当年,全县成人高考报考176人,自考报考 36人。2000年,自学报考吸引了大批的干部职工和社会青年主动参加,人数增加到398人。2004年,全县成人报考达到919人。2005年,全县教育、卫生、司法等系统部分从业人员 3 169人次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符合国家要求的学历,提高了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1999~2005年宝清县成人高考与自考报名情况
表19—6 单位:人
(三)广播电视远程教育
1986年,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宝清分校有实验基地 15个,标准化教室 7个,辅助教室7个;开设汉语言文学、财会、党政干部管理专科班和法学、俄语中专班,进行常规教学。1999年秋,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2000年,远程教育专科招生工作启动,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同年,招生62人。2001年,招生84人。2002年,开设英语、会计、法学 3个本科专业,同时招收本科专业学员45人。2003年,学校进一步增设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继小学教育专业之后,专科又开设了金融、法学、计算机、护理、药学、会计、英语、水利水电、行政管理等10余个专业; 本科增加了数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 水利水电、金融、行政管理 6个专业。2005年,学校在校生637人,其中,专科239人、本科 398人。1986~2005年,学校专科毕业生758人,本科毕业生227人。
七、民族教育
1986年,宝清县有1所民族学校,即宝清县朝鲜族小学。该校位于宝清县东兴乡东胜村(东兴乡四合屯), 由东兴乡中心校管理。学校属于全日制完全小学,用朝鲜族语言进行授课,加授汉语文课, 其它课程设置与普通小学相同。学校常年坚持开设鲜族舞蹈训练班、 器乐班,保留着摔跤、 荡秋千等传统体育项目, 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当年,学校有学生 102人。1987~1990年,每年有学生近百人。1991年以后,由于朝鲜族计划生育工作突出,以及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等原因,学生逐年减少,不足50人,学校于1999年停办。以后该村适龄儿童入附近小学或进城就读。
八、特殊教育
1986年,宝清县聋哑学校招收聋哑儿童入学,学生总数85人。学校开设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家政、律动课、劳动技术、书画、舞蹈、体育等科目。1988年,学校新建3层教学楼1 660平方米,实习基地厂房 300平方米。1990年,学校开始招收智障儿童入学,招生范围扩大为周边4县及国营农场。学制增为9年,开设科目增加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1991年,招收智障生10名,形成了聋哑和智障两类并存的特殊办学体系。学校毕业生在木工、裁剪、美容、按摩等方面有一技之长,为社会减轻负担,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2001年,学校更名为宝清县特殊教育中心。2005年,学校更换了落后的培训设备,购置了19台微机,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有学生113名;教师29名,其中有14名毕业于特殊教育专业,有中学高级教师4名、小学高级教师12名,教师队伍正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宝清县特教中心手语微机教学课堂
1986~2005年宝清县特殊教育学生统计表
表19—7 单位:人
九、师范教育
1986年,富锦师范宝清分校在宝清招收 1个普师班,有学生55人。1989年,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被分配到县内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当年富锦师范撤销宝清所设分校,该校停办。
宝清内招师范所招收的是在职民办教师,所有学员只在寒暑假期间学习。1989年之前的内招学员在富锦师范宝清分校就读,以后,所有内招师范学员一律在双鸭山市师范就读。1986~1999年共招收内招师范生 428名。2000年,因全县民办教师都转为正式教师,内招师范停止招生。
十、民办教育
(一)学历民办教育
1、宝清县精英学校
1996年春,精英学校成立,是宝清县最早成立的民办学校,属于封闭式管理,法人代表阎春成。学校以青少年武术培训为主,同年9月,转为初等学历教育。2002年,办学规模为100人左右,6个单行班。2004年,办学规模为 120人左右,6个单行班。2005年,在宝清镇同庆村建设占地5 500平方米、校舍面积1 200平方米的校园,办学规模为200人左右,并有了平行班。
宝清县精英学校
2、宝清县山川初级中学
1998年8月,山川初级中学建立,在宝清县职教中心院内办学。2000年8月,校址迁至宝清县第一高级中学院内。学校法人代表山昌松。学校办学形式为全日制,授课内容为普通初中课程,学校每年招收初一新生60人,3年累计招收 180人。山川中学第一批学生有85%以上都是当年小学毕业的尖子生。2001年,第一批学生毕业,升入高中的学生有26人,占班级学生总数的40%, 同当时镇内各初中升学率大致相当。由于学生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山川中学在2001年暑期后停办,在校学生自行择校就读。
3、宝清县育才小学
1999年,育才小学建立,校舍在宝清县煤炭局燃料公司院内。学校创办人胡俊刚、胡俊强。当年,学校有5个教学班30名学生,有教师12名、职工7人,实行小学全日制教学。2002年,学校有学生100名。2003年 11月,学校被中国写作协会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评定为“作文细节描写的指导研究”教改课题实验校。2005年,学校有22名教职工,其中教师12人,学历达标100%;有7个教学班,150名学生。
(二)文化培训
1、宝清县剑桥英语培训学校
2001年,宝清县剑桥英语学校成立,学校法人代表王桂君。在校生 3 000多人,教师及管理人员80人,一线教师全部为英语专科以上学历。2004年,学校兴建了 1 600平方米的教学楼。学校设有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2004~2005年,先后从喀麦隆和菲律宾等国聘请4名具有合法条件的外籍人员为外语教师。
宝清县剑桥英语培训学校外教在口语教学
2、宝清县东洋外国语学校
2004年1月1日,宝清县东洋外国语学校成立,租赁宝清县文化馆为校舍,法人代表冯开兴。教学内容为青少年基础英语。在校生80人。2005年,校舍移至嘉宝商城院内,学校发展到拥有两所分校、多个办学点,教职员工20人、学生近千人。学校设幼儿、少儿、初中、高中、成人5个教学部,拥有班别不同的长短期培训系统, 采用了较先进的语音等电教设备,形成了科学的管理体系。
3、其它文化培训学校
2002年8月,陈桂兰组建宝清县海威文化教育学校。2003年9月,梁成勇组建北京四中网校双市分校宝清办事处。2004年 4月,王晓玉组建宝清县三江少儿艺术学校;10月袁哲组建宝清县少年奥林匹克文化培训学校。2005年 7月,华宇组建宝清县华宇高考补习学校,汇才组建宝清县汇才高考补习学校; 9月,张爱彬组建宝清县爱彬美术书法培训学校;11月,苏铭组建宝清县苏铭美术书法培训学校。
(三)技术技能培训
为适应市场和就业的需求,宝清县民办技术技能学校应运产生,由1989年的1所发展到2005年的17所,在校生 300名。这些学员学习时间短,掌握技术快,结业后马上可就业,为社会稳定和繁荣市场经济发挥较大作用。
1989~2005年宝清县民办技术技能培训学校统计表
表19—8